“冬天来了,菊花椰子鸡煲,真的一流!打开你们的味蕾和全新认知……”坐在中山的一家椰子鸡饭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菊花香气,小榄“村播达人”区娟花在镜头前捧起一朵硕大的“黄球”菊花,逐片撕下花瓣撒入椰子鸡汤。对着镜头,她舀起一碗汤,细细品尝并向网友分享菊花的独特味道。
“村播达人” 区娟花拍摄食用菊花。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中山市小榄镇自南宋开村起,就有爱菊、种菊、赏菊、绣菊、食菊的历史。中山市御膳菊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区娟花,既是食用菊的种植户,也是将上百亩食用菊销往全国的“村播”。
近年来,区娟花与一群小榄菊花种植“老师傅”,花费3年时间,研发培育出了反季节的食用菊花,实现年产“食用菊”36万朵,销往北上广深等全国各大城市。
如今,在中山市小榄镇联丰村、永宁社区已连片打造食用菊花种植基地,发展反季节食用菊花种植,以“菊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开拓市场
“排队也值”,小榄菊花供不应求
“吃菊花了喂!”
一周前,适逢“1994年甲戌小榄菊花大会”30周年,中山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举办2024年小榄菊花会。近200米的“菊花长龙”,千余菊花品种美到心醉;菊花刺身、菊花捞鸡、菊花鱼头羹、菊花千层糕,琳琅满目的菊花美食吸引万人观展。
在菊花展美食区,一个金黄色的粤语招牌十分亮眼——招牌上,区娟花手捧一颗比手掌还大的食用菊。“肠粉好吃!加上菊花很香。”“价格亲民、很有特色,排队也值得。”招牌前的食客评价。香甜嫩滑的菊花拉布肠、鲜香脆口的菊花芝士饼、清甜解腻的菊花刺身……这个菊花美食摊位日均销售超500朵食用菊花。
在小榄菊花展的美食区,区娟花开设摊位。受访者供图
小榄菊花会开幕以来,区娟花的朋友圈“很忙”,几乎每天都更新推送“花式吃菊”的视频,区娟花微信账号的日均置顶客户超过了500个。
“菊花展是菊花宴开席的高峰期,各大酒楼订货量很大。我忙得没时间拍摄,朋友圈的视频是早前拍好的。”区娟花说,每天早晨6点起,500多个微信客户的订货信息就开始“轮番轰炸”,她需要根据当天订花情况,快速安排团队人员摘花、摘叶、摘梗以及菊花的物流配送。
在小榄菊花展的美食区,区娟花为食客制作菊花肠粉。受访者供图
午后,她匆匆赶往菊花展服务食客后,又要赶往城区的仓库,参与流水线包装工作,给一朵朵娇嫩的菊花包装妥当,销往省外。从早上6点到凌晨3点,区娟花忙碌得不可开交。
“食用菊花市场很大!”区娟花说,“菊花瓣能做刺身、菊花叶能粘粉煮炸、菊花梗和根可以煲汤。菊花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的功效,将菊花入菜是很好的食疗。菊花入菜尝起来清香鲜甜,又不会遮住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很受食客们的喜爱。”
近两年来,每天供应各大餐馆的食用菊花,大多供不应求。目前,区娟花在联丰村、永宁社区螺沙片区合共40余亩的食用菊种植基地,与种植农户合作种植食用菊花超50亩。
周边市民到种植基地亲自摘采食用菊。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每年秋冬季节,尤其是小榄菊花会期间,是‘食用菊’销售高峰期。我们每天有超2000朵花供应中山95%以上的大型餐馆酒楼,还要包装销往天津、北京、苏杭、上海、四川、湖南、海南等地。”区娟花说。
下沉研发
育出反季节菊花,带动农户增收
我国的菊花品种有2000多种,但是,真正能够食用的菊花却只有黄莲羹和白莲羹、紫凤牡丹等十几个品种。
早期,小榄的菊花入菜大多作为辅料或用于酿酒。由于花型小、口感一般,且菊花大多在秋冬季才能生长,所以市场需求不大,经济效益不高,鲜少有人大规模种植食用菊花。也只有在菊花展期间,才有零散的食用菊花供应给菊花宴。
而曾在小榄菊城酒厂工作过的区娟花,在逐步接触菊花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反季节种植可食用菊花,或许能改变食用菊花行业的发展现状。于是,她决定大胆一试。
“我找到了几位种了一辈子菊花的‘老师傅’,他们退休在家,有一身技艺。我邀请他们一起创业,将本土菊花与外地菊花杂交,培育出如今每朵达到50—60克以上的食用菊花。”区娟花说,在2019年起,她与菊花种植“老师傅”合作,共同培育研发反季节食用菊。
“这个探索的阶段我们用了整整3年。我们不断从花泥选取、光线控制、施肥比例等各方面进行反复调试、总结经验,找出最佳的种植方法。”区娟花说,经探索研究,种植反季节食用菊最关键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治和光照时长的控制。因此,他们的食用菊均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既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又可通过遮阳的方式调节日照时间及棚内的湿度、温度。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只有中山小榄能在一年四季都能种养超60克食用菊花,优质的大皇菊还能达到150克到160克。”望着一望无际的菊花大棚,区娟花感慨。
区娟花种植的食用菊花。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近年来,成功研发培育种植反季节食用菊花后,区娟花不仅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更带动农户种植超50亩的反季节食用菊花。
“我们将种植技术教给合作农户,更推动种菊老师傅的子女作为技术人员,帮扶花农实现更好的收成。”区娟花说,以往种植菊花的农户只在秋冬天收成,剩下的时间赋闲在家。种植反季节菊花,平均每亩一年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4万元左右。
上台直播
携手名厨打造美食IP,推广食用菊名菜
“吃一口菊花,满嘴芬芳!”
3天前,在海港饮食集团董事长麦广帆的推荐下,著名主持人杨迪在中山小榄海港城大酒楼,首次品尝了“菊花刺身”,并给出好评。
“杨迪品尝的菊花刺身,就是我们种养的!”区娟花说,“我们不仅要种菊花,还要推动粤菜师傅开发以菊花为材的新菜式,培育食用菊花的餐桌市场。”
在大部分中山人的记忆中,食用菊花只有在菊花展期间才频繁出现在餐桌上。三年前,食用菊花刚刚实现大规模种植时,区娟花带着菊花走街串巷地向餐饮店推销,仍无人愿意让食用菊花登上菜单。“菊花能做什么菜式?”“这个消费者能接受吗?”她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在小榄菊花展上的菊花肠粉。受访者供图
为了培育食用菊花的餐桌市场,区娟花开始兼任中山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与一大批粤菜师傅接触交流,推动他们开发菊花菜式。为了让更多食客了解食用菊花,尝试菊花菜式,区娟花联动一批粤菜名厨拍视频、开直播、打造IP。携手首创“生炸乳鸽”的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郑耀荣、“中国鲍鱼王子”麦广帆、“南厨宗师”梁奀、广东省首批五星名厨林开胜等,区娟花将食用菊花与名厨、名菜相结合,菊花刺身、菊花捞鸡、菊花鱼头羹、菊花千层糕等新菜品开始受到消费者欢迎。
在推广食用菊的过程中,区娟花也一步步成为了中山小有名气的“村播”达人。每逢粤菜师傅大赛、菊花展、“村BA”等赛事活动,必有“花姐论菊”的视频在网络走红。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路,区娟花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架了食用菊花的产品。区娟花说,“去年底,电商带货第一个月就挣了5万至6万元。虽然因为产量跟不上,我暂时下架了,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直播电商带货的能力!”
将培育菊花、种养菊花、线上线下销售菊花的经验沉淀下来后,今年,区娟花谈下了一家网红直播公司,计划在菊花展后全面开启直播带货模式。面对食用菊花的发展前景,区娟花信心满满:“加上电商销售已经供不应求了!所以,我们不仅带动当地农户一起种植,今明两年还会扩增约100亩种植基地。”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卢子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