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风云突变,以色列成为最大赢家?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近期,中东局势风云突变,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以色列趁机在叙利亚开辟其“第四条战线”。

12月8日以来,以色列军方不仅空袭了叙利亚境内数百个军事目标,还向戈兰高地非军事化缓冲区内部及其以外部署地面部队。

这是自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以来,以色列军队50年来首次越过当年的停火线,公开进入叙利亚领土。

01:36

以色列大规模袭击叙利亚军事设施

(一)

中东是世界大陆的“十字路口”,而叙利亚又被誉为中东的“心脏”,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焦点。

在此次叙利亚局势突变之时,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地区主要国家,俄罗斯、美国等在中东地区保持传统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以不同方式登场。

当地时间12月1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马泽机场遭到以色列空袭。

当地时间12月1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马泽机场遭到以色列空袭。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中曾岌岌可危,但在俄罗斯、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下,奇迹般地坚持了十四年之久。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深陷俄乌战场,在叙利亚问题上已经无暇顾及;伊朗也忙于团结“抵抗之狐”对抗以色列,同样弱化了对阿萨德政权的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更是遭遇重创,不得不与以色列签订停火协议,在叙利亚问题上力有不逮。

一定程度上说,叙利亚变天也是受到了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的影响,是叙利亚国家内部矛盾积重难返与外部力量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

在伊朗看来,叙利亚局势突变“主要是美国和以色列在指挥部策划”的结果,“叙利亚另一个邻国同样参与……明显发挥作用并将持续这样做”。

目前的中东局势,对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造成了重创,甚至面临崩解的严重危机。

在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的存在不断加强,并成为对抗反对派、捍卫阿萨德政权的骨干力量,同时也被以色列视为对其北部安全的严重威胁,这也是叙内战以来以色列不断对叙境内进行常态化轰炸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如今,在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接连遭遇重创,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推翻之后,“抵抗之弧”已经出现了“断裂”,以色列同“抵抗之弧”的力量对比进一步拉开,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三)

反观以色列,如今在军事上和安全上的优势日益突出。

以色列一面声称不会干涉叙利亚内政,一面则谋划加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

这张以色列国防军12月6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以军部队驻扎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军供图)

这张以色列国防军12月6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以军部队驻扎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新华社发(以色列国防军供图)

以色列方面宣称,其在叙利亚展开军事行动是为了确保对缓冲区及附近叙利亚境内战略要点的完全控制;在缓冲区之外建立一个安全区,清除该区域内可能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的重型武器和武装组织基础设施;阻止伊朗重建通过叙利亚领土和边界口岸向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的通道;继续摧毁叙利亚境内的重型武器系统。

简单说,以色列就是要趁机摧毁叙利亚的军事能力和防卫能力,试图对叙利亚“去军事化”,让这个老对手不再对以色列造成安全威胁。

事实上,以色列确实做到了。

据以色列军方估计,已经摧毁叙利亚70%至80%的战略军事能力,以海军在一夜之间摧毁了叙利亚舰队。

(四)

中东每一次冲突背后,都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10日表示,近期局势变化是叙利亚面临的转折点,周边邻国不应趁机侵占叙利亚领土。

对于俄罗斯来说,也不会彻底退出叙利亚。

目前,阿萨德已经到俄罗斯寻求政治庇护,俄罗斯也已经与叙利亚反对派建立联系,仍会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身在叙利亚的利益,甚至寻找新的代理人。

对于美国来说,尽管在阿萨德政权倒台的过程中比较低调,未进行明显的干涉和介入,但未来特朗普政府必将利用叙利亚实现自身利益,并撬动和平衡与各方利益的关系。

而伴随着阿萨德政权的垮台,叙利亚内部各派势力又开始新的博弈,如今尚未腾出手应对以色列。一旦叙内部局势稳定下来,叙以之间必然会有新的博弈,特别是围绕戈兰高地。

以色列试图一劳永逸打垮叙利亚的军事力量,扼断叙利亚挑战以色列的各种可能性,很可能事与愿违。

(五)

短期来看,以色列确实是当前中东局势的赢家。

但考虑到中东是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集中地、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新的矛盾已经开始积累,新的仇恨种子也已经种下,以色列很难全身而退、笑到最后。

就拿眼前的事来说,如果以色列持续袭击叙利亚,局势很可能面临升级的风险,叙利亚新政府也很可能调转枪口对准以色列。

编辑 叶永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