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惠阳跨境电商产业园,一辆辆载着消费电子、家具家居、音响乐器、运动器材等产品的货车驶入,这些都是惠阳外贸的畅销品,待完成分拣等通关流程后,将装上集装箱,一路漂洋过海,踏浪远销全球各地。
惠阳区是惠州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也是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近年来,在鼓励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支持企业设立海外销售公司,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揽子稳外贸政策下,更多“惠阳制造”的好货“走出去”销往全球,不少还在世界级舞台“亮相”。受益于此,今年1-10月,惠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85.5亿元,同比增长75.7%,增速居全市第一。
惠阳跨境电商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惠阳制造”站上世界舞台
拿到大赛事亮相“入场券”
走进惠阳区新圩镇的名博(惠州市)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名博家居”)展厅,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沙发产品,单人的、多人的、传统的、智能的,其中不少是“老外严选”,是拿下出海订单的畅销品。
今年,一组淡雅布艺沙发在法国巴黎奥运会的亮相,让这个年满18岁、风华正茂的企业再火了一把,这是名博家居继巴西里约奥运会后,第二次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名博家居展厅。
说起自家产品入选奥运会的故事,名博家居董事长张侃用“效率”和“定制化”两个词来总结。
2022年5月,名博家居收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沙发的竞标招标通知。仅用5天就完成了设计方案,6天完成了沙发初样,并寄去了巴黎参加竞标。2023年2月,名博家居成功中标,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供应商。2024年,1.3万套自由组合式沙发在巴黎奥运村、媒体中心、接待中心亮相。
张侃介绍,此前团队曾开展大量市场和客户需求调研。设计时,结合多人使用情况,采用组合设计方案,能自由灵活地变化成单人、多人沙发。
量身打造,灵活设计,正成为名博家居在行业竞争中突围的利器。
“现在我们每年有300多个新产品面向市场。”名博家居总经理廖文平说,可以随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名博家居生产线。
入选“奥运严选”的“惠阳制造”除了沙发,还有选手使用的滑板。
7月28日,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街式赛决赛中,年仅14岁的中国小将崔宸曦获得第4名。其在比赛中使用的紫色滑板就产自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下称“杰诚运动”)。
这家企业已落户惠阳20年,在这期间从单一的中低档下游板片商发展至今,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滑板生产企业之一,成为多家品牌商的指定生产商,与国内外一线品牌的合作率达70%左右,约占全球高端滑板品牌市场35%-40%的份额。
杰诚运动总经理杜勇斌介绍,企业目前是国家滑板队助奥配合研发、定制企业,除了崔宸曦所使用的,上一届东京奥运会赛事选手所使用的滑板有1/3左右均由杰诚运动生产。
杰诚运动滑板生产线。
除了沙发、滑板外,还有恩雅乐器的吉他为北京冬奥会歌曲献唱伴奏,惠州宏星制衣厂的滑雪服成为北京冬奥会健儿身上的赛事服,伯恩光学的智能手机玻璃盖板成为“苹果严选”,胜宏科技的算力板被全球前几名算力巨头选中。
这几年“惠阳制造”频频站上世界级舞台,迈出“走出去”稳健步伐,正融入世界各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成为全球产业链当中的一环。
在“传统强项”电子信息、家具家居、运动器材产品外,“惠阳制造”也在外贸出口“新三样”——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上发力。
如今,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龙头企业,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14年居全球销量“榜一”。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逆变器提供商,其中户用光伏逆变器、用户侧储能逆变器实现了出货量全球第一。
古瑞瓦产品展厅。
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惠阳区外贸企业的强大实力,也展现了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坚定决心。
组团参展“抢单”全球
广交会达成上亿美元意向成交额
展会是外贸企业抢到海外订单的重要平台,被喻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更是其中“翘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前来寻找商机。
鼓励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惠阳区积极引导、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粤贸全球”等系列展会。
惠阳区口岸办专职主任、四级调研员肖文荣说,今年1-11月,惠阳区工信局对外合作股结合企业需求和“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工作,累计走访100个企业,上门开展“粤贸全球”活动中300场重点境外展会及相关扶持政策的解读工作,同步宣传最新出台的惠企政策,让企业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满满诚意。
在第136届广交会这场出海产品“集市”中,惠阳区共有38家企业亮相,展示了57个展位,接待了超过4000名国内外客商,达成1.06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展区涉及电子消费品、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动力设备、新材料、化工产品、加工机械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家居用品、园林用品、家具以及建筑和装饰材料、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玩具、宠物用品等多个领域。
美盛隆制罐(惠州)有限公司(下称“美盛隆制罐”)是广交会的老朋友,这家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的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03年,从2008年开始就成为了广交会参展商之一,十几年来,它从广交会不断收获新订单。
今年在品牌展位上,美盛隆制罐带来多功能食品罐和礼品盒等自主创新产品,达成8000万元意向成交额。
公司副董事长吴彦伦介绍,广交会期间每天接待的客户都有50-60批,安排接待了五六批客户前往惠州参观工厂。“客户前来参观工厂,就意味着需求很精准,后续成交的可能性很大。”
位于惠阳区良井镇的国统电器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也在广交会上拿下大单,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深耕家用电器,成为了Kaz、HoneyWell、Vicks及IRIS等世界知名品牌代工产品,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市场。此次广交会,其带来的电煎锅、加湿器等日常家用电器产品,吸引了300批次客商前来洽谈,收获了7100万元的意向成交额。
广交会现场。
惠阳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展会不仅为惠阳企业提供展示自身实力和产品的平台,成为他们“拓圈交友”重要渠道,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同时,也是感受市场变化的“风向标”。
通过分析出海订单,惠阳区一些外贸企业敏锐地发现,“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非洲、南美国家正成为新的下单大户,不少企业表示接下来将调整策略面对外贸的新需求、新变化,不断适应新市场环境。
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是拓展海外市场的新空间,企业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惠阳区也在积极做好外资企业服务。
“我们着力帮助企业更多了解、利用国际规则,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让产品出海更顺畅。”肖文荣说。
政策为“走出去”撑腰
外贸进出口跑出“加速度”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稳预期、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让民营企业放心“走出去”,惠阳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行动,迎接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
2020年8月14日,惠阳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正式启用,这是惠州首个建成运营的跨境电商清关平台,为惠州市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迈出了重要一步,助力惠阳及周边企业实现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深度融合。
2023年3月8日,惠阳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集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电商综合服务于一体,其顺利运营进一步拉开了惠州跨境电商产业集约化、集群式发展的序幕,为促进全市外贸转型升级、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助力广大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今年,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落实稳外贸一揽子政策。
为帮助企业抢抓海外订单,开拓新兴市场,惠阳区支持和指导企业开展中央财政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开拓重点市场事项)项目、省级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专项资金(开拓国际市场)项目资金申报工作,今年1-11月共支持80家次企业申报99个项目,涉及资助金额173万元。
2024惠阳首届跨境电商选品会暨高峰论坛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在今年10月底召开的2024惠阳首届跨境电商选品会暨高峰论坛上,惠阳区诚挚邀请海内外广大企业家携手打造惠阳产业的跨境电商“黄金通道”。对入驻跨境电商产业园企业给予系列政策优惠,包括经营1年以上企业,自起租日起,第一年每1平方米每月给予4元资金补助;上一会计年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000万元并实现同比正增长的电商企业,每年一次性给予5万元资金支持等。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惠阳区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显著。今年今年1-10月,惠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85.5亿元,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长75.7%,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进口总额562亿元,同比增长150.1%,增速居全市第一,出口总额323.4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居全市第一。
亮眼数据的背后展现了惠阳企业“走出去”海外“淘金”的热情。
目前已有71家企业入驻惠阳跨境电商产业园,今年1~9月跨境出口额约2500万美元,预计到今年12月可实现跨境出口额5000万美元,明年达到2亿美元。
然而火热的背后,如今出海路上也面临多种问题和挑战:日渐加剧的行业竞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标市场安全审查渐趋严格等障碍……这对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提出更高要求。
意识到要让企业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才能更好应对国际市场的“大风大浪”。惠阳区正展开产业链整合工作,增强产业韧性,提高产品出海竞争力。
当前,惠阳正全力推动“破局求变,开创新局”,巩固壮大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打造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绿色建材、时尚产业、现代物流等七大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区、绿美惠阳。
肖文荣说:“惠阳区正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打造更加完整产业链,希望能将产品出海逐渐升级为产业链出海,增加企业出海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到品牌出海、产业链出海,这对制造提出更高要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在完善的产业链条、组合出击的政策支持,正为“惠阳制造”“走出去”润泽沃土。当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加速器”、跨境合作与交流的“推进器”,惠阳区政企携手,一起探索“走出去”的康庄大道。
采写: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陈丹娜 李芬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