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博物馆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0万!端州文化魅力与日俱增~

端州发布
+订阅

在充满故事的博物馆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岭南书院的读书分享会上,品文墨书香;在家门口的舞台上,讲述端州故事,与非遗同行......近年来,端州区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触手可及。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为市民送上了一场又一场缤纷文化盛宴,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

接待人数创新高

12月10日,400余名来自东莞的中学生走进端砚博物馆,体验端砚文化的历史沉淀与艺术魅力。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展品引得学生驻足欣赏,学生们了解端砚历史发展渊源,认识端砚制作过程,近距离接触历史的印记,感知时间的纹理。

除了研学的学生队伍,驻足聆听、感受端砚文化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游客。从广州过来的李女士表示,端砚博物馆很多展品可以“零距离”感受,还能跟着讲解员了解端砚的文化历程,是一次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当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博物馆及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端砚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迎来了参观热潮。今年1-11月,端砚博物馆共接待来自国内外、港澳台等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团队共约1400个,是该馆开放参观以来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年。

据了解,为迎接参观热潮的到来,端砚博物馆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开放时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方便市民游客入馆参观。端砚产业发展中心综合服务股负责人何丽仪介绍:“首先将开馆时间延长,节假日期间12:00-2:30不闭馆,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的参观需求。对于旅游团队,采取先预约后参观,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和拥堵的现象。同时,讲解员和志愿者会通过讲解疏导观众,加速展厅内观众流动,避免观众长时间停留造成拥堵。”

为带给市民游客更好的观展体验,端砚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做好端砚博物馆的微改造升级提升工作,丰富文化载体,通过增加不同主题的活动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并做好后勤保障,设置更多的临时休息区,及时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帮助。

公共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

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中国砚都·端砚故乡。

加强公共文化艺术普及,是2024年端州区十件民生事之一。今年以来,端州区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如火如荼,文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提升,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增强百姓文化自信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充分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求。

据统计,今年1-11月,我区多个文化场馆、景点共免费接待游客群众约248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370场次。其中,端州图书馆总流通18万人次,外借图书12.8万册次,开展各类读者活动(含线上)共254场,参与人次达16.2万;端州区文化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约57场,各类展览、培训班、讲座39场,线上线下受惠群众逾11万人次;区博物馆现管辖的翕庐、古城墙、丽谯楼共接待游客群众约210万人次,在肇庆古城墙、披云楼、府署遗址公园、丽谯楼等处开展多场文旅宣传活动;端砚博物馆全面落实砚馆免费开放政策,开展《祥龙献瑞-端砚博物馆龙特展》《名著华章——三国名言主题展》等主题展览以及端砚人才技能展示、集砚章、拓福印等活动;黎雄才艺术纪念馆自2023年开馆以来,接待市民游客近10万人次。

记者:张茗菲 黄彦彬

编辑:朱嘉豪

编审:黄咏欣 李欣颖

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