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照着罗定市罗平镇望天村的田野,收割后留下的稻茬呈现悦目的金黄色。走在望天村赤坭塘自然村里崭新的柏油环村路,一路村舍整洁,绿树繁花点缀,各色小花园趣味盎然,儿童骑着小童车玩耍着,村民在蔬菜地里除着草,老人在自家庭院整饬着篱笆。看到镇里的干部来到村里,村民热情地喊出对方的名字,看得出他们非常熟络。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是云浮市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工作落点之一。“一村一策”之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好转。罗定市罗平镇望天村赤坭塘自然村正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
向美而行,小村处处是景观
农村要有农村的美。罗平镇在推行赤坭塘自然村的人居提升工作时,强调因地制宜,“一户一主题”。他们组织了14名有艺术设计、规划建造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干部,帮助村民结合自家庭院结构、地形等特色,就地取材,利用山石、旧轮胎、瓦缸、竹木等农村常见器物材料,重点设计建造了14个主题庭院。一院一风景,这14个庭院现在成为赤坭塘移步换景的亮眼打卡点。
“植一片绿、美每一家”,14个庭院带动了其他群众美化自家庭院,群众清理庭院垃圾杂物,新植花卉草坪,打造花圃花基,“庭院小美”点亮了“乡村大美”。
赤坭村还实施农房风貌改造,通过喷涂仿石漆、加装聚酯瓦等方式改造农房外立面,15户村民出让自家围墙用于村道沿线墙画制作,使村中房舍风貌焕然一新。热心的乡亲捐款捐苗打造了3个主题林,还自愿出让闲置地、边角地改造成2个口袋公园和1个文体广场。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赤坭塘自然村新植树木6231株,新建1.5公里沥青铺设的环村道,打造25个村内景观,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脚步丈量村情,党群共商共议
好事情也需要细功夫。赤坭塘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镇村干部首先在赤坭塘自然村逐户摸排,厘清村中可绿化可美化的位置,确定以清拆危旧废弃房屋、清理卫生黑点、清除荒地杂草等方式腾出成片绿化空间,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规划绿化点位32个,植绿面积7000多平方米。
摸清了情况,接下来说是细致的说服工作。村民的生活节奏是“日间各自繁忙、晚间扎堆闲聊”,于是罗平镇由党员、互助工作队队员、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组成一支“访民情、问民计”的小分队,开展一次次的“乡村夜话”,围绕“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和村民共同商讨。在清明、中秋、国庆等在外乡亲返乡的时候,村里还召开座谈会、党员群众代表会、“百千万工程”座谈会,广泛发动群众。
一开始,群众也会有误解和观望,但是随着干部说服的户数增加,观望的群众也主动站到支持这一边。在这场绿美乡村的建设中,党员群众不但义务投工投劳,还捐资41万元,有18名党员群众出让土地30多亩。群众纷纷认捐认种异木棉、秋枫、香水柠檬、肉桂等各类景观树、经济树2230株,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等各类主题义务植树活动。
罗平镇的干部提到,本地农业一向有协作的传统,多年前远近村落包括赤坭塘的群众都参加过长岗坡渡槽的建设,也享受着工程带来的便利,协作办大事的红色基因深植群众当中。
常态管护,乡村绿美岁月长
村子漂亮了,人心也凝聚在一起,村民和镇村干部更亲近了。然而绿美乡村不是一阵风,怎么让这绿美村容长驻?
他们将全村32个绿化点位划分到党建网格中,把党员、互助工作队队员、护林员纳入网格落实管护责任中。为了激励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里还建立了管护积分机制,每年从村集体资金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管护。
村里还组织了修订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乡风文明、植绿增绿等内容纳入《赤坭塘自然村村规民约》,使持续做好乡村绿化、美化、净化成为村民群众日常行为的准则。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