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稳”而进,夯实经济根基——2024年广东经济观察①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不久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而截至今年10月,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到269.30万辆。这意味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广东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的重要支撑。

全球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看广东。近年来,广东依托深厚的传统汽车工业基础以及超前布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一路“狂飙”:比亚迪攻城略地,前11个月交付新车375.7万辆,稳居国产品牌首位,不久前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华为凭借强大智驾技术体系,与国内多家车企“联姻”,已连续7个月位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广汽埃安成为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大众入股小鹏合作开发新车型,广汽丰田联手华为、腾讯打造智能座舱……从传统汽车第一大省到新能源汽车第一强省,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有力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蝶变,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近年来,广东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领跑全球,关键就在于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作为制造业“尖子生”,广东工业规模约占全国1/8,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约16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制造业连续33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万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8.7%、104.4%、34.0%,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和“顶梁柱”作用。可以说,制造业是广东经济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家当、最突出的优势。广东要稳住经济大盘,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在激流中挺立潮头、行稳致远,在新的高度上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当前,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正在贯穿制造业全流程,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赋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东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蝶变”,围绕家具建材、智能家电、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开展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培育新兴产业“高速领跑”,在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数字创意等领域着力培育3个至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集成电路、低空经济、高端装备等产业组链成群、跃增发展,新增4个至5个超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变速超车”,抓紧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在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弯道超车”的“X变量”。

从新能源汽车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可以感受到“广东制造”正大踏步前进。同时也要看到,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广东产业基础和产业链脆弱问题仍然显著。夯实“稳”的底盘,积蓄“进”的后劲,必须把制造业放在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编辑 卓佩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