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明:擦亮“王牌中心校”金字招牌|三水学校面对面①

南方+

1

1

作为三水区的老牌名校,西南中心小学拥有3036名学生,219名教职员工,寄托了众多家长的期望,是三水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窗口,肩负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

从普通一线教师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邓爱明在西南中心小学工作了22年,见证、参与和推动着西南中心小学办学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一个好书记、好校长能够成就一所好学校。她应该是人文关怀的高手、管理协调的能手、高质量发展的舵手,还是教师发展的引领者、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家校共育的推动者。”

掌舵西南中心小学两年,邓爱明带领她的团队坚持“大气成就大器”的办学理念,以“带班子、抓管理、强师资、讲安全、重教研、创特色”六大方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一期《三水学校面对面》,南方+记者对话邓爱明,了解这所老牌名校如何在新时代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在高位上再创佳绩。

1

1

以大气成就大器,擦亮“王牌中心校”品牌

南方+记者:作为整个三水区的老牌名校,2022年您正式执掌西南中心小学。请先简单介绍下西南中心小学的办学愿景、育人目标。

邓爱明:西南中心小学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三水区的老牌名校。我作为校长也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凝心聚力,继续擦亮西南中心小学的品牌。

我们学校以“大气成就大器”为办学理念,以“志存高远,学求渊博”为校训,培养拥有大情怀、大智慧、大格局的大气教师,成就有气骨、有气节、有气概、有气量的大气学子。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继续擦亮“王牌中心校”这块金字招牌。

西南中心小学校园。

在“大气成就大器”这一理念引领下,西南中心小学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大气的中心学子。具体而言,新时代大气的中心学子拥有“习惯好、品德厚、志向远、学养深、格局大”五个特征。

南方+记者:我们有留意到,您从2002年就一直在西南中心小学工作,后来因出色的表现逐步走上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的岗位。您能谈谈这段经历吗?您是如何看待校长这一岗位的?

邓爱明:一个好书记、好校长能够成就一所好学校。我从2002年进入西南中心小学,2004年走上西南中心小学行政岗位,3年教导处主任,8年德育处主任、7年德育副校长,2022年成为正校长,20年的行政管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看来,一个好校长应该是人文关怀的高手、管理协调的能手、高质量发展的舵手,我也一直以有“大情怀、大智慧、大格局”的标准去做一名好校长。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校长应该是阳光、自信、有温度、有情怀的人。师生们处在一个和谐有爱、团结向上的环境里,才能积极工作和学习。因此,我致力于营造积极向上、团结有爱、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西南中心小学是一所大校,也是一所名校。作为校长需要有超强的管理协调能力。所以在重要决策上,我会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在行政会上、中层会上广泛征求意见再做出决策。在日常管理上,我落实好层级管理,分工明确,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管理当中做到有规划、有执行、有反馈、有总结,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运行。除了优化内部管理,我还会积极争取校外各方面的支持和资源,保证学校平稳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邓爱明走进教室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

在我看来,一个好校长还是教师发展的引领者、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家校共育的推动者。因为校长责任重大,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以“六个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即用良心做教育、用爱心对学生、用善心待他人、用公正心立威信、用包容心容一切、用进取心超越自我。

1

强抓六大方面,深化“五育并举”

南方+记者:在“双减”“双新”的背景下,“让每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位学子快乐成长”是西南中心小学的办学宗旨。在实践中,学校是如何做的?

邓爱明:接任校长以来,我以“带班子、抓管理、强师资、讲安全、重教研、创特色”六大方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强师资,提升教师向上力。一直以来,我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多样科组活动为形式,搭建教师展现平台;以“智囊攻略”为模式,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以各类比赛为契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构建高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体系……一系列的举措,加速了教师多层级、多维度、高效能、宽视野的成长。近三年,我们的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99项、市级奖项345项,非常了不起。

重教研,提升教研实效力。任校长以来,我以“课改提质、减负育才”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从夯实常规提质量、校本教研促提升、质量分析助优化三个维度,强抓教研工作。比如在质量分析助优化方面,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尝试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项目化的综合能力测评,把“项目化作业设计”“项目化闯关活动”等抓实抓优,探索出新的评价方式,不断优化教育生态。每一次质量监测后,我们会通过各年级质量分析会、命题解读讲座、经验共享等方式,不断攻破重点难点,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创特色,提升课程领导力。学校一直致力推进学校多元校本课程的构建。通过整合区域和地方特色资源,结合各科组优势,融合共生,不断打造独具中心校特色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目前,我们的特色课程初见成效,语文的“3+N”阅读课程,体育的“运动大课间”,美术的“版画特色”,音乐的“葫芦丝课程”,信息技术的“航天航模队”等特色课程的建设,处处彰显着西南中心小学“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学子快乐成长”的办学特色。

邓爱明在学校阶梯室为志愿服务标兵颁奖。

今年,我们学校的“五育并举”特色课程更是实现进阶——聚焦学科融合,打造项目化学习。一、二年级的“穿越校园无‘纸’境,项目闯关‘慧’成长”期末游园闯关活动更科学、全面地考查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探年俗·品年味·寻‘龙’趣”的龙年寒假项目化作业设计多学科交融,让孩子们寻味新时代的年味。

1

家校共建,强大教育“统一战线”

南方+记者:西南中心小学被列为“佛山市规范化家长学校示范点”。您如何看待家校之间关系?学校在家校沟通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邓爱明:一路以来,我引以为荣的是我们的家长跟学校保持友好合作,大家是不分主次的伙伴共同体。2013年,我们学校就成立了三水最早的学校家委会。

为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孩子,西南中心小学搭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助力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案例教学”,及时为家长普及应对孩子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思维碰撞式”的家教沙龙活动为家长们提供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实用的教育技巧;特色项目“家长书友会”则以书为媒,引导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共同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入发展。

我们还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各项活动。一直以来,家长们用配合、监督,助力学校取得新的跨越。从警家校护畅到校运会、从六一义卖活动到多彩校园系列活动……家长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传递着家校共育的温情与力量,凝聚起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家、校、社之间的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统一战线”,合力共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设计:严经纬

受访学校供图

群二维码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