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人民医院入选“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

南方+

12月8日,南方+记者从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获悉,在坦洲镇党委、镇政府支持下,坦洲人民医院近日正式被确认为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目前,医院扩建项目工程已启动。据中山发布透露,医院2025年计划投入超4亿,将坦洲人民医院打造成总建筑面积超8.2万平方米、总床位数超500张的大型医院。今年以来,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建设,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在中医药服务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上实现了大幅跃升。

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航拍图。

中医药服务能力跃升

骨伤科、针灸科入选优势专科建设名单

早在2023年11月,坦洲人民医院与中山市中医院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协议并加挂“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匾。一年来,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了跃升。

今年,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的骨伤科、针灸科更是被确定为2024年中山市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培育)项目。以针灸科为例,细微之处见真章。医院积极设立刘氏毫火针疗法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同时开展了传统针灸、专业推拿、精细小针刀疗法、毫火针疗法、独特的蜂针与岐黄针治疗、黄帝内针法、创新的浮针技术、中医整脊疗法、先进的四维牵引术、温和艾灸、小夹板固定技术、专为小儿设计的推拿手法、刮痧疗法、刺血拔罐疗法,并融合现代康复理念,提供乳腺推拿及盆底康复等特色项目技术。

坦洲人民医院针灸科、骨伤科入选2024年中山市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培育)项目名单。

目前,在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已经能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类扭挫伤、四肢骨折及脊柱相关疾病,同时覆盖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常见及复杂病症。

诸如,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失眠、头晕目眩、月经不调、胃痛不适、心悸怔忡、盆腔炎、不孕症、肿瘤辅助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调理等,都能通过针灸推拿解决。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引进了省名中医工作室2个、市名中医工作室3个,建成市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这些名中医工作室不仅助力传承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更让一批名中医专家轮番下沉,来到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坐诊。

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目前,坦洲人民医院已与中山市中医院已经实现全面同质化诊疗。坦洲人民医院不仅调剂使用了市中医院17种中药制剂目录,更与之共建了紧密型医联体血液净化中心。今年,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已经成功打造中西医协同妇科“旗舰”科室及中医科、骨科2个市级特色专科,充分凸显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坦洲人民医院妇科门诊。

为了更好地培育中医药人才,医院举办“西学中”培训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非中医类别医师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如今,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已开展耳穴压豆、热奄包等中医适宜技术10类40项,满足群众中医服务需求。

医疗救治能力提质增效

中山南部唯一的“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医院”

近年来,中山市政府印发了《中山市建设区域中心医院行动计划(2021-2025年)》,坚持“登高峰、建高地、强基层”总体思路,以“统筹规划、均衡布局、市镇共管、一院一策”为原则,重点支持 4-6 家综合实力较强区域辐射较广的镇街医院建设,目标打造一批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精良、医疗人才集聚的区域中心医院。

按照《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评选方案》要求,中山市卫健局明确将坦洲人民医院列为2024年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之一。作为中山市“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

脑卒中,一直是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脑卒中主要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脑梗塞,发病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旦发生脑卒中,及时开展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是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在一座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开展卒中急救的医院尤为关键。


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上是中山南部片区唯一的“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医院”

广东省卒中急救地图(2024年),坦洲人民医院被纳入其中。

历经3年建设,在中山市南部片区,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坦洲人民医院)成为唯一一家“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广东省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坦洲人民医院创建的胸痛中心,已通过广东省及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能够为胸痛患者救治缩短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创建卒中防治中心,坦洲人民医院入选成为广东省卒中防治中心单位及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医院,有效提高卒中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为创伤患者提供绿色救治通道。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编辑 朱晓宇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