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腐”了吗?医生是我们自己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维辰

如果你经常一刷手机就是好几个小时,浏览的大部分都是没营养的内容,看完之后内心空虚,甚至备感焦虑,那就要警惕“脑腐”了。

“脑腐”(brain rot),牛津大学出版社12月2日在网站公布的2024年度词汇,是指因过度消费“某种无价值或不具挑战性的物质(尤指网络内容)”导致“一个人的精神和智力的衰退”

“脑腐”这一英文词汇最早出现在1854年,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批评当时社会贬低复杂思想价值的倾向,而偏好简单的内容,认为这体现出人类精神和智力水平的普遍衰退,于是发问:“英国尝试治疗土豆腐烂,难道就不努力治疗脑子腐烂?”

如今,“脑腐”被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使用,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出现于社交媒体等媒介的低质量、低价值内容的现象及其影响

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一家出版社评出的年度词汇在我国引发共鸣,原因或许正如牛津大学教授所说,这一词汇正是“我们所生活时代的症状”

前段时间,我国也出现了类似讨论,如“为什么越刷短视频越累越空虚”“年轻人用老年机拯救生活”等。

剖析国内外相关讨论,核心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低质量内容,一个是过度消费。

可是,既然是低质量内容,为什么还会过度消费呢?从“冲浪”实践出发,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只要有获取信息需求,就不可避免会遇到垃圾内容,比方说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于是没有目的性地刷资讯,刷得越多,遇到垃圾内容的概率越大、数量越多。

另一种可能则是内容没什么营养,却让人十分“上头”,最典型的是短视频沉迷:手指一滑动就能获得情绪刺激,“低投入高收益”的狂欢陷阱让人欲罢不能,以致掉进时间黑洞,终感“好像看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看”,陷入自责和焦虑,长此以往越来越渴求即时满足,丧失对需要高强度注意力、高强度投入信息的处理能力。

由此而言,过度消费低质量内容,指向的是信息焦虑、信息成瘾

不可否认,我们有用手机工作、娱乐的需求,适当玩玩手机、看看短视频,小“刷”怡情。

然而,《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7.25小时,移动端网络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约为3.12小时,其中,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约2.52小时。

一天用7个多小时刷手机,3个多小时看看这、听听那,是否有些奢侈?相关数据还有提高趋势,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多项研究指出,海量、低质、不透明的信息如同洪水般泛滥成灾,已成为一种“新污染”,不仅很可能使大脑无法存储并有效处理信息,人也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甚至心理困扰

无论是“脑腐”一词恰恰在低质量内容的主要使用者和创作者中流行,还是曾经困在手机里的人选择了反抗,都说明用户对反技术奴役的主观能动性,是避免巨量信息尤其是大量低质信息侵蚀自身的良好开端

当然,有意识也要有行动,如一位专家所说,防治“脑腐”需要限制屏幕使用时间、删除手机上分散注意力的应用程序、关闭不必要的通知等。

信息洪流中,人不必随波而行。对网络生活进行“体检”后,还要做好“健康管理”,以改善“脑腐症状”,有选择、有节制地在信息汪洋汲取养分。

编辑 毛帅楠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