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汕头秋意渐浓,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晨昏较低的气温提醒着人们防寒加衣,而不时补充的冷空气,更是让人猝不及防。据了解,秋冬季不时出现气温骤降,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近期,汕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较此前有小幅增加,近日曾在24小时连续收治三名脑梗患者。
“老人家送到急诊时右侧躯体乏力,说话也含糊不清,我们怀疑是发生脑卒中,卒中中心团队立即响应。”回想起收治这名患者的情景,汕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林高攀印象深刻。当天,该院外马院区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迅速为这名83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开展检查。
原来,这名老媪在7个多小时前就突发出现言语含糊伴右侧肢体乏力,加上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病史。神经内科医生团队立即为她开展急诊头部CT,同时开展床边心电图检查,结合钙蛋白明显升高等指标,明确老人家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随后,卒中中心团队为老人家完善了头颅磁共振,确诊急性脑梗死。
神经内科医生正在检查病人康复情况。连亨杰 摄
由于这名患者年事已高,有多种基础病且出现中度贫血,在急诊施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风险高。经过充分沟通,老媪被收入该院神经内科保守治疗。经过近三周的积极治疗,老媪病情逐渐好转,心梗指标逐渐下降,肢体乏力逐渐改善,贫血也逐渐纠正,病情平稳后终于康复出院。
据介绍,像上面这位患者出现脑梗合并心梗,在临床上虽不常见,但确实会发生,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共同的风险因素。林医生介绍,脑梗与心梗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吸烟等,都可以同时导致脑梗和心梗;其次,在某些情况下,心脏内血栓形成后脱落,也可能进入脑血管引起脑梗;而冠状动脉栓塞既可导致心梗,栓塞部位如果影响到脑部供血,也可能引起脑梗等。
林医生解释,心梗和脑梗的发病都与血管问题有关,心和脑这两大重要器官对血液的供应要求严格且非常敏感,一旦这两大器官发生血液供应障碍,便会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生命。因此,心梗和脑梗发生时都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治疗。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了解心梗和脑梗的发病机制,更好地预防、识别疾病,在早期发生时及时送医。
那么,脑梗和心梗可以怎样预防呢?林医生介绍,从疾病原理来说,脑梗及心梗都是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血栓形成或者栓塞引起的。这类疾病有着不可控和可控两大类危险因素。其中,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和遗传,即中老年人群体和家族有既往同类病史的群体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可控因素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等。
这提醒着大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应积极戒烟限酒,“三高”患者应规范服药,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生活作息,降低心梗或脑梗发生的风险。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郑瑞年 连亨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