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教育学会、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有关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湾区发展与教育创新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提升湾区人才竞争力”话题进行探讨。
粤港澳大湾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还有哪些“优化空间”?与会专家们纷纷“出招”。
实现大中小学贯通式培养
“全面提升人才竞争力,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表示,这次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一个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的对话平台,为大湾区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李森看来,拔尖创新人才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稀有能源和内生动力,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仍存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机制尚不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仍待完善,针对性的一体化课程设计较为缺乏等问题。”李森提出,发展创新是一个连续性、系统性、长周期的复杂系统过程,因此人才培养机制需从娃娃抓起,实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有序衔接贯通,才能保证培养质量。
今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先行先试,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大中小学一体化协同培养中心。依托该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格致中学等学校签约,进行高校与中学资源共享、衔接育人的探索。重庆市则以省域为单位,一体设计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有序开展进阶式培养。
“建立高校与中小学一体化人才培养联盟,是加强培养衔接、共享教育资源的路径之一。”李森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应研发设计贯通一体化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并将课程实施与项目研究学习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前沿研究项目等,开展跨学科学习。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也应“量身定制”。李森进一步建议,应探索建立与自由选课相匹配的高中学分绩点制度和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制度;动态选拔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适当提升高中和大学选拔机制的灵活性,赋予高校更多招考选拔自主权。
例如,清华大学实施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项目,面向初三至高三学生招生,在招生方式上与高考脱钩,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培养。
教育学院也要“产教融合”
如何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具实效?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都提出新视角——加强人文社科能力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隶属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教育学,在该次会议中受到关注。
去年9月,教育部正式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据统计,首批共录取1636人,其中94.01%的学生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94.13%的学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同时学习教师教育课程。今年7月,教育部启动实施第二批“国优计划”试点,广东有华南师范大学及南方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入选。
“此举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育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基础。”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李树英指出,这背后,是如今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力量仍相对薄弱、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他表示,教师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当前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大多缺乏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则侧重培育高水平教育研究人员,少有专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
“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教师教育,应当是教育学院的主业。”李树英建议,应大力推动新型教育学院建设,走“产教融合”道路,与中小学或大学联动培育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此更好支撑对下一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将具有丰富中小学教学经验等实践工作者纳入。
多位专家都呼吁,在发展理工科的同时,同样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而人文社科研究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更基础性的支撑——当前,全国多省份正在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此外,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教育同样不容忽视。
“要想让科技造福于人类社会,研究者反而要更懂得关心人、关心社会,要具有家国情怀,才能承担起更大社会责任。”别敦荣建议,学校应当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人文教育,相关老师在教学中也应更多重视人文素质,让青年们关注人的交往与发展,学会以更开放且细致的眼光看待世界。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图片:华南师范大学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