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岁的女孩小周跳着小碎步回到了久违的校园里。半年前,她一度只能依赖轮椅出行,而且稍微活动就感到喘不上气。
她患有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功能性单心室,如不手术干预,一般情况下活不过10岁。她2岁时曾接受一次心脏姑息手术,但效果至今已不太好,平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5%左右。今年初,她的双腿突然变得麻木无力,被初步诊断患上了胸椎侵袭性血管瘤。
所幸,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教授张余、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晓冰带领多学科团队为她设计了连环手术,让她摆脱骨肿瘤的同时恢复了相对正常的心脏功能,未来可以继续成长。
接诊后,张余详细评估了小周的病情,为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小周对心脏问题已经耐受,而突发的骨肿瘤已影响她的行动能力,更‘等不起’,所以我们考虑先为她解决骨肿瘤问题。同时,她恢复行动能力后,对后续的心脏手术也有好处。”张余说。
考虑到小周病情的复杂性,张余团队决定采用一系列复杂和创新的术式——
·胸椎椎板切除减压术,是通过手术解除脊髓和神经受压的方法;
·微波消融治疗,可以利用热消融技术精准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经皮椎体成型术,通过注入骨水泥增强病椎椎体强度,减少骨折风险,提高术后稳定性;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提供了强有力的脊柱固定,防止术后椎体移位,有助于术后康复……
这种综合手术方法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风险,也适用于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
刘晓冰介绍,单心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的心脏结构无法向正常路径完成血液循环。合并脊柱肿瘤后,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小周还伴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这让手术和术后康复面临更大的挑战。
小周的首场手术顺利进行,整个过程仅用时3小时。术后,小周的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力恢复到4级以上,感觉功能逐渐恢复,很快可以下地走动。
在小周恢复行走的3个多月后,刘晓冰团队为她完成了全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小周经历肺动脉高压、胸液多、营养状况低下、感染等多种困难,在心脏外科、心脏麻醉、体外循环等多个学科的保驾护航之下,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治疗终于顺利出院,能继续完成学业。
“小周能重返校园,未来还保有生育的可能,得益于省医骨肿瘤、心外科、心脏麻醉科、心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密切协作。”刘晓冰说,“这类手术已定型并使用了30多年,很多30年前的病人还持续回来医院复查,我们也对小周的未来很有信心。”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张诚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