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有“烦心事”?肇庆四会“肇亮人生”工作室来帮你

南方+

2024年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肇庆四会市委政法委在总结过往精准帮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肇亮人生”工作室品牌项目。

该项目以专业的帮教团队为核心,依托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机制,采取“点对点”的方式,针对全市最为棘手的问题少年个案进行逐一跟进。通过深入剖析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问题,提供家庭治疗、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心理干预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帮助孩子回归正轨。

“肇亮人生”工作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肇亮人生”工作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解决未成年人边缘行为问题

“肇亮人生”工作室由四会市公安局、四会市司法局矫治教育能手作为骨干核心成员组建而成。该工作室依托四会市预防治理未成年人工作机制,联结学校、镇街社区、公检法、社工等多部门,引入心理辅导、法治宣传、关爱帮教等多方力量,共同为帮教困难的对象提供精准帮扶。

小敏是一名在校学生,学习态度懈怠,曾参与违法行为,并有自残举动。学校多次与家长沟通未果,小敏的母亲深感委屈,不知所措,认为孩子是在故意装“病”。

经过与孩子、父母及老师的深入访谈,工作室发现,小敏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要求严格,对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反应敏感,担心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其学业和未来,因此对孩子的行为干预尤为强烈。

这种控制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压力超出其承受能力时,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减少内啡肽的分泌,导致神经麻木。孩子为了对抗这种麻木感,尝试通过自残来寻找痛感。

在理解孩子的困境后,父母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伤害,于是听从建议,适当给予孩子选择空间,重建亲子信任,逐渐缓解了孩子的压力和情绪,从而解决了孩子的边缘行为问题。

 将“难题”变成“课题”

青少年的边缘行为是一个信号,其背后反映的是孩子成长环境的失衡。若仅关注生病的孩子,而忽视其背后的“病灶”,则孩子的“病症”将难以根治,这也是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的一大痛点和难点。

因此,“肇亮人生”工作室在成立之初,便明确提出“先助家庭,后助孩子”的理念,致力于找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核心问题,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有明确问题所在,方能有的放矢。

“肇亮人生”工作室对帮扶对象进行深入问诊。

“肇亮人生”工作室对帮扶对象进行深入问诊。

“肇亮人生”工作室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对特别难以帮扶的对象进行深入问诊,找出核心问题后,制定帮扶方案,并联合学校、社区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帮助孩子及其家庭“降火”,根治病灶。工作室民警告诉记者:“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期望通过分享工作室的成功个案经验,助力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升工作效能,从而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未成年人。”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已接收并成功处理10宗涉及家暴、猥亵、轻生倾向、多次盗窃、故意伤害、辍学等问题的未成年人个案。在四会市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专班的协同努力下,所有转介个案的难题均得到圆满解决。

每成功帮扶一名对象,工作室便会在其所在社区或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成员召开案例分享会,总结帮教过程与经验,共同研讨综合解决方案,以此拓展专业知识和视野,丰富工作方法,培养更多矫治帮教工作人才,从而全面提升全市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效能。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李亮  苏倩  张凯淇

编辑 刘宇恒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