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社三中心”怎么建?广东这场会议支招

南方+

11月28日至29日,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广州举办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系列活动第四场现场会。会议以“建设‘两社三中心’”为主题,学习借鉴广州市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推广“社区合伙人”“小生意+大公益”等社区运营有效做法,持续推进社区治理、服务、发展一体化进程,努力建成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进一步提升社区的社气、社品。

推动党建带群建

“两企三新”化身“治理帮手”

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以“暖邻共治”提升社区社气,以“大城善治”提升社区社品,持续推进具有“人气和气正气、品质品味品牌”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建设,走出超大城市“善治暖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党工委书记徐蕊表示,黄石街道激活“两企三新”发展动能,与新穗巴士联合培育“安全先锋团”,发挥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近邻”优势,化身“治理帮手”发现社区治理问题,完善居民“自治圈”。

“西村街道持续培育志愿服务力量,成立各个模块的志愿服务队,培育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的带头人,实现志愿组织体系‘正规化’、志愿活动‘项目化’、结构层次‘梯队化’、为民服务‘专业化’、邻里互助‘实效化’。”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粤晖在会议上分享道。目前西村街道10个社区已经培育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60余支,在册志愿者超过3500人。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闫景介绍,农林街道采取“党委政府牵头、社会力量出资、居民群众献策”的建设模式,整合资源,历时近3个月打造了集便民服务阵地、企业门店于一体的邻里之家。同时,吸纳快递外卖配送员、房地产经纪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网格志愿者,发动100余名楼栋长、热心居民担任社区信息员、调解员。

截至目前,广州已组建243支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引导5990名快递外卖小哥等有序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全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系统布局建设“暖心之家”等2200多个,在规模较大且企业较集中的产业园区设置党群服务站136个。

“小生意+大公益”:

深度挖掘企业、合伙人共建潜力

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深度挖掘企业资源潜力,按照社区居民的需求或治理短板,精准链接社会资源,探索“社区+企业模式”,社区发布“合伙招募令”,招募国企、民营企业、物业公司等新资源,参与社区空间规划及服务运营。

广州市白云区以金沙街沙顶社区等6个社区为试点,创新社区治理“微利+公益”运营思路和“社区合伙人共建模式” ,平均每月举办群众服务活动240余次、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曹镜溪介绍,金沙街道通过与辖内企业签订合伙人协议,采取“商企引入+公益反哺”运作模式,协商由合伙人在公益时间内提供公益服务,其他时间开展普惠性经营,并协商合伙人的部分收入用于社区建设以反哺社区。通过“以空间换资源”的合作方式,明确由入伙企业提供服务阵地的后勤保障、日常运营服务,在有效压减社区运营成本的同时解决了公共设施闲置、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经费短缺等问题。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抓住社区就抓住了基层治理的基本盘,也就抓住了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面。”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表示,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社区发展治理需要,加快健全社区公建配套场所使用管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社区合伙人、社区慈善基金等制度举措,为基层充分探索实践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要抓紧制定建设“两社三中心”实施方案,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开展。

崔建军介绍,广东社区学院前期举办了首期社区运营人才示范培训班,接下来将进一步开发社区运营的课程体系,充实师资力量,开展社区运营人才集训和跟踪指导。各地也要结合开办社区学院分院,推动社区干部全员培训,重点开展运营人才的培训培育,强化经验交流分享,形成本地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把更多社区干部培养成为“社区运营官”。

南方+见习记者 黄子欣 记者 马立敏

通讯员 岳舍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