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区:多项指标保持增长,主城区担起“首善责”

南方+

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3个月保持增长;工业技改投资保持翻倍以上增长;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肇庆市端州区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调研肇庆指示要求,完善主城区抓“百千万工程”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聚焦产业能级提升,经济实力有效增强

端州坚持“新老并举”,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端州着力构建“3+2”主导特色产业体系(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食品饮料预制菜、新材料为特色产业),其中风华高科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全省首座商业化万里扬端州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入库。

产业升级抓出新赛道。端州前瞻布局新能源迭代、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全国首个“光储充换放”欧标综合能源站投入运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开业运营,氢兰科技华南总部及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凌飞航空无人机研发基地落户端州。

文商旅融合发展加速提质。端州主打星湖和府城“两张牌”,成功打造岩前休闲半岛、宋城骑楼街等新场景。环星湖民宿集群蓬勃发展,创意赋能“旅游+”文旅新业态。端州成功举办首届萤火嘉年华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直接拉动省典型村大龙社区文旅消费约200万元。1—10月全区接待游客418.6万人次、增长3.2%,旅游收入42亿元、增长2.9%。

聚焦人居环境建设,城区品貌不断焕新

端州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引业态、展活力”行动,以典型引领带动人居风貌全面提升。

突出抓塑形,实现颜值美。端州以美学思维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展现乡村独特气韵。岩前社区改造提升码头广场、倚岩公园等节点,带动环星湖房屋综合租赁收益增长两倍、民宿销售额增长78%,游客接待量增长37%。基础公共设施短板持续补齐,突出“一厕一景”。主干道沿线整体风貌提升。

突出抓塑魂,实现内涵美。端州将人居环境风貌提升与传承优秀文化有机融合。下黄冈一社区依托千年端砚文化优势,推进张之洞纪念馆等重要节点提升,丰富端砚文化村业态。下瑶社区活化利用醒狮、窑砖等人文历史,微改造10个街巷节点,新建窑文化研学体验馆。

突出抓绿美,实现生态美。端州聚焦山水特色扩绿添彩,在北岭山麓增种1500棵蓝花楹,打造“蓝韵飘带”主题景观带。实施环星湖透绿亲水提升工程,开展“绿美庭院”评比,深入推进“拆旧焕绿”行动,建成377个绿美生态微空间。

聚焦公共服务提优,优质供给持续丰富

端州聚焦群众关切和急难愁盼,一点一滴改善民生,让幸福成为温暖底色。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端州深化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改革,培育10个教育集团,其中3个区属教育集团入选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创新跨区托管办学,市第十六小学教育集团跨区托管鼎湖区华侨城小学。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扩容提质。端州推动总投资17.8亿元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动工建设,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大楼投入使用,破解城区西片区医疗资源紧缺难题。

养老服务便利可及。端州实施无电梯老旧楼房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183栋老旧楼房、381条楼梯安装,惠及1.45万人。政企合作打造了全市首家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改革创新再突破,端州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治理人居环境探索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

以改革破解产业发展之困。端州实施低效存量用地盘活攻坚行动,出台过渡性开发项目审批操作指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6万元。

以改革化解基层治理之难。端州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央地合作实施“城市大管家”全域服务治理,获多家媒体报道点赞;创新推出“五日制工作法”,获省委社会工作部的充分肯定。

以改革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之源。端州深入推进集体“三资”管理改革整区试点,探索建设“集体资产云图”等财监平台,推动“三资”实现“六化”。

端州还通过广泛发动企业、乡贤等各方力量,凝聚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着力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基层社会安全稳定。

撰文:卢舒曼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