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是世界肺癌联盟发起的“国际肺癌关注月”,旨在唤起全球对肺癌预防的关注,增强公众的防癌和抗癌意识,并推广肺癌规范化诊疗的知识。
肺癌在中国是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高的“头号肿瘤”。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分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大腺癌),细胞癌(大细胞肺癌)。那么,与其他类型相对比,肺腺癌有什么特点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胸外科病区主任王炜医生,将来为大家详细科普,——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应对“肺腺癌”。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比约35%~40%。”这种癌症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癌细胞会形成腺体(一种具有分泌功能的结构)或腺样结构,故称为肺腺癌。
王炜医生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肺癌,“肺腺癌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
图源:壹图网
肺腺癌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肺腺癌的病灶通常在肺的外周区域,远离中央气道,影像学表现多为磨玻璃结节,即在CT扫描中呈半透明状,可以较早发现。
其次,肺腺癌的生长速度较慢,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细胞形态,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恶性程度最高,治疗效果最差;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性格”相对温和,影像学特征在数年内通常变化不大,早期恶性程度较低。
第三,由于肺腺癌的病灶通常比较远离中央气道,手术切除难度相对较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可以更多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除了传统的放疗、化疗,如今还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0期癌”,其实不是癌症?
很多人知道,癌症分为I、II、III、IV四期,有网友提出:“0期肺腺癌”是怎么回事呢?
王炜医生解释,医学上是以TNM分期系统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其中,T(Tumor)表示肿瘤大小和位置,N(Node)表示淋巴结转移,M(Metastasis)表示远处转移。
而I、II、III、IV期分期是基于TNM分期系统的一个综合和简化版本,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
比如,I期通常表示早期阶段,肿瘤较小,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IV期是肺癌的晚期阶段,通常出现远处转移。
0期肺腺癌,可通俗理解为,比肺癌I期还“早”。
王炜医生说:“它全称为‘Tumor in situ’,中文翻译即‘原位癌’,这是正常组织转变为癌细胞的第一个阶段。
“顾名思义,原位癌就是癌细胞待在原地不动,没有穿透基底膜,没有侵犯周围的正常组织,更不会远处转移,所以原位癌的风险非常低。”
如果把癌细胞比作一颗“坏种子”,原位癌的情况,就是“坏种子”没有发芽,没有长根深入土壤里,也没有扩散至其他地方。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第五版)里,将原位癌归类为“前驱病变”。
“这意味着,将原位癌‘踢出’恶性肿瘤的范围。过去我们也将原位癌称为‘惰性结节’,它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甚至沉睡。”王炜医生曾诊治过一名被诊断为原位癌的患者,其肺部结节长达16年都没有变化。
“0期肺腺癌”要不要做手术?
那么“0期肺腺癌”既然不是癌,是不是可以不用做手术,甚至不必治疗?王炜医生认为,不能如此简单判断。
“虽然‘0期肺腺癌’体积较小,且惰性生长,但这颗‘坏种子’什么时候生长、癌变,目前医学无法定论;其次,现阶段影像学无法精准诊断癌症,只有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后,才能确诊癌症。”
图源:壹图网
他补充道,如果肺部原位癌患者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通常建议做手术——
一是患者有肿瘤家族史。需重点关注直系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子女,如果他们中有任何一人得过肺癌,就要警惕;如果旁系亲属如姑姨叔伯、侄子侄女等有2人或以上得肺癌,尤其是较年轻时就发现肺癌,也说明风险较高。
二是病灶靠近肺胸膜。位置越接近风险越大。
三是病灶生长速度快。病灶越来越大,则需警惕。
“手术切除肺部原位癌,五年生存率可达100%,患者的心里更加踏实。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对手术有顾虑,担心会对身体造成创伤。如果实在不想手术,也可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当发现病灶增大或密度增高,再进行手术,往往也来得及。”
王炜医生建议患者,发现肺部原位癌不必过于恐慌,与医生一起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受访专家
- 王炜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筛查与预防分会委员
专业方向:
擅长肺部肿瘤、纵隔肿瘤、手汗症、气胸等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