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小塘坣,有了这班巴士就可以经常来细村市场!”
“这条路线更快,不需要转车。”
“以前的车都要在附近工业区下车,我腿脚不方便走不了太远的路,现在这条路线在家门口就能上下车,很方便。”
……
东莞“菜篮子专线”深得爷爷奶奶欢心。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绿色先行发展,东莞城巴、小巴公司在7月底推出首条“菜篮子”专线,8月上旬又推出3条细村“菜篮子专线”,9月下旬再新增3条细村“菜篮子专线”,服务区域包括东城、南城、莞城、万江、高埗、石碣、道滘等镇街,截至今年10月累计服务超1.2万人次。
一头连着家和味蕾,一头牵着出行和菜市场,7条“菜篮子专线”,将生活的温情连接,让城市更有温度,一段心系民生的实践故事正在莞邑大地上娓娓道来。
一条有爱的菜篮子专线
“菜篮子专线”的风景很特别。清晨熹微,城市刚刚苏醒,“菜篮子专线”迎着朝阳出发,将沿线的乘客载往菜市场。去程时,乘客三五成群高高兴兴地结伴而行;返程时,乘客从菜市场满载而归,有拎着的,有用小车拉的,还有用肩扛的……
苏自然是4号“菜篮子专线”的车长,他说:“车里太热闹了。车上的乘客主要集中在45-65岁,都是街坊、朋友,大家沿途聊着家常,有说有笑,车厢氛围欢乐又温馨。”
“菜篮子专线”通往菜市场,也开进了沿线市民的心里。苏自然介绍,家住温塘的老奶奶是4号“菜篮子专线”的常客。老奶奶因社区市场规模较小,有时候要去大型农贸市场采购干货、海鲜等,出行只能选择乘坐5路公交再换乘X16路,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家而言太痛苦了。
“如今,她可以在家门口搭乘‘菜篮子专线’直达细村市场,经常和好朋友们约着购物,这是她最喜爱的巴士。”看着乘客的欢喜,苏自然作为车长也深受感染:“有一位老奶奶住在东城桑园,经常坐4号‘菜篮子专线’到温塘市场给孙子买糯米鸡,看到孙子吃得开心,老人家也非常高兴。”
“菜篮子专线”名副其实。有爱的车厢,暖暖的人心,为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开通的专属巴士,为市民最牵挂的生活点滴提供贴心备至的服务,将老年人与城市发展的温暖链接,是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一道心系民生的风景线
民之所需,改之所向,力之所至。一条条公交线路,交织起城市的交通网络,也考验着城市出行系统。
在推出“菜篮子专线”前,城巴、小巴公司多次走访社区、大型住宅区,了解到属地市民前往大型农贸市场的需求比较大,虽然目前有部分常规线路途经大型农贸市场,但是存在部分站点距离较远,或需要多次换乘等问题。
以4号“菜篮子专线”为例,细村市场是最受东莞人欢迎的市场之一,城巴、小巴公司了解到东城温塘社区至细村市场沿线有超300人需要每周到大型农贸市场采购,且出行时间相对集中。于是经过问卷与实地调研,在掌握市民出行时间、频次、上下车地点后,开通了该专线,每周三、周四运营,并及时公布运营信息,方便市民乘坐。
该线路开通当天,乘客们早早来到公交站台候车,他们纷纷表示,“菜篮子专线”开通后,从家门口乘坐专线到细村市场买菜,又方便又快捷。线路运营期间,城巴、小巴公司还同步开展“乘专线,免费领鸡蛋活动”,扫码或投币乘车,即可免费领取1份鸡蛋。
“菜篮子专线”的推出是东莞巴士出硬招解决群众出行痛点,提升群众出行品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东莞巴士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东部片区及松山湖功能区等区域线网优化,近一年累计优化调整线路140余条。新增企业通勤线路30条、通学定制线路57条,常态化运营定制线路179条,服务市民317.84万人次。开通“厚马”“松马”“草莓音乐节”及CBA赛事接驳线、荔枝专线、龙舟专线、烧鹅专线等多条特色线路,方便市民群众出行游玩购物。
交通线路的一次次焕新,折射出城市出行系统的友好,叠加的是市民的幸福感,筑起东莞一道心贴心式服务民生的亮丽风景线。
撰文:郑家琪 欧雅琴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