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达成停火协议,中东和平曙光初现?| 快问快答

观天下
+订阅

黎以冲突延宕至今,冲突双方何时达成停火以及如何达成停火备受关注。

据多家黎巴嫩媒体消息,当地时间11月27日凌晨4时,黎以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停火协议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冲突双方为何能在此时达成协议?黎以停火会给局势带来哪些影响?南方+记者专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和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带来解读。

 11月25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一处地区遭以军空袭后升起浓烟。新华社 发

11月25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一处地区遭以军空袭后升起浓烟。新华社 发

01

停火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黎以双方已达成停火协议。他在讲话中称,这项协议旨在永久停止敌对行动,在未来60天内,以色列将逐步撤出剩余部队,黎巴嫩军队和国家安全部队也将开始在自己领土上进行部署。

综合近日来多家媒体披露的信息,协议要点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双方互相停火;

协议签署后以军在黎巴嫩最多停留60天;

以军将在黎巴嫩军队部署到位后逐步撤离;

黎巴嫩真主党将撤至利塔尼河以北;

黎巴嫩军队将在利塔尼河以南部署约5000人;

黎南部不设军事缓冲区,黎巴嫩当地居民可返回家园;

黎巴嫩政府监督黎境内所有武器的采购和生产;

美国将主导一个新建立的监督委员会,法国也将参与其中。

但拜登在谈话中也提及,如果黎真主党和其他组织违反协议,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那么以色列仍有权进行自卫。此外,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一份保证书,其中包括支持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应对来自黎巴嫩的威胁,以及采取行动阻止黎真主党武装在黎以临时边界附近重建军事存在或走私重型武器等行为。

在此之前的26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据了解,会议中有10人投票支持该协议,1人反对。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讲话称,以色列“将执行这份协议,并对任何违规行为做出强烈反应”。停火的持续时间将取决于黎巴嫩发生的情况。而就在26日稍早前,内阁会议开始之际,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了黎以冲突开始以来对黎巴嫩“最猛烈的袭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新华社 发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新华社 发

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则在声明中强调,要求以色列全面遵守停火决定,从其占领的所有地区和地点撤军,全面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他重申,黎巴嫩政府致力于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加强军队在黎南部的存在以及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合作。

2006年黎真主党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交火,安理会同年8月通过第1701号决议,要求黎以双方停止冲突,在利塔尼河至黎以临时边界“蓝线”之间只能驻扎黎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得存在任何其他武装。该决议通过以来,黎真主党和以政府均指责对方违反决议。

02

为什么能在此时达成停火协议?

丁隆认为,冲突双方此时达成停火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

首先,以色列希望收缩战线。此前以军号称“七线作战”,现在则需逐步将精力集中到与哈马斯及伊朗的抗衡上。同时,以色列也很难在黎巴嫩真主党再有所突破。目前,以军已将黎巴嫩真主党领导层基本上消灭殆尽,在地面攻势上难以进一步取得决定性突破。而且以军作战时间长达一年多,士兵也需要休养生息。

其次,黎巴嫩真主党同样面临极大压力。这一次的冲突对黎巴嫩真主党造成的打击非常严重,黎真主党当前已疲于应战,迫切需要喘息机会。

过去三个月内,黎真主党武装遭受了以色列的沉重打击。随着冲突的加剧,民众生活条件愈发恶劣,停火协议的达成对于缓解人道危机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以省为单位,黎巴嫩几乎全境都遭到过以军空袭;截至当地时间25日,已有超过3000人死亡。

120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超过20万人走陆路进入叙利亚或者途经叙利亚再到别的国家避难,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人被迫离开原来的住处。

此外,外部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和法国在调停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国总统拜登希望在卸任前取得中东外交突破,留下外交遗产。而法国作为黎巴嫩的前宗主国,对黎巴嫩的影响非常大,也一直在其中斡旋。

11月1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南郊拍摄的遭以色列空袭的建筑。新华社 发

11月1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南郊拍摄的遭以色列空袭的建筑。新华社 发

孙德刚认为,促成此次停火,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看,黎巴嫩真主党高层基本上被“团灭”,其主张对以色列强硬打压的力量基本被消灭。同时,以色列虽然对真主党进行了极大的打击,但地面进攻却并不顺利,损失也很惨重。黎以双方实际上都已经不想打了。

从外部来看,美国和法国的介入为黎以双方提供了一定的担保,为停火协议的达成创造了条件。就在黎以达成停火协议前一周,美国总统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先后访问黎巴嫩和以色列,以期促成冲突双方停火。紧随其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24日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与黎看守政府总理纳吉布·米卡提以及黎议会议长贝里举行会谈。

03

停火协议执行有哪些难点?

“停火协议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孙德刚看来,协议刚刚达成,双方目前间明显缺乏互信,未来是否会爆发新的冲突,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那停火协议执行目前看来还有哪些难点?

停火协议设置有60天过渡期。60天后,即明年1月下旬,届时特朗普将就任美国总统,以色列所拥有的外部政治和军事支持或会出现重大变化。

以色列仍将保持完全的军事行动自由,如果黎巴嫩真主党违反停火协议,以色列将发动反击。“协议能否落实、双方能否完全停火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特别是以色列如何认定真主党是否违反协议。丁隆指出。

监督委员会能否公允判断存疑。美国和法国担任监督停火的角色,但两国是否可以公允地在未来潜在的争议行动中作出准确判断,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而以色列明确表示,保留对直接威胁进行越境打击的权利,对间接威胁必要时要通过美以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打击。这些做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侵犯黎巴嫩主权。

加沙局势整体尚未出现积极的停火迹象。黎巴嫩真主党一直表示其对以色列的打击是为了策应加沙地带的抵抗运动,此时黎巴嫩与以色列达成停火,无疑会让真主党承受非常大的内部压力。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无论是谈判进程还是未来可能设立的所谓停火监督机制,黎巴嫩真主党实际都没有直接参与,也没有进行回应。

11月23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中部代尔拜拉赫领取救济食物。新华社 发

11月23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中部代尔拜拉赫领取救济食物。新华社 发

可以说,黎以冲突,特别是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暂停而已。”孙德刚认为,目前的停火更像是真主党在以色列的军事压力下做出的技术性让步,并不意味着双方矛盾已经解决,一旦有机会,冲突可能再次爆发。

实际上,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曾签订过多次停火协议,大多是临时性的,停火后又很快爆发新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和黎巴嫩真主党都希望利用这次停火进行修整,未来很可能又会‘卷土重来’。”孙德刚说。

不过,丁隆也指出,双方都有缓和局势的共同意愿,相比加沙,黎巴嫩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政府来监督,加上法国和美国的外部保障,实现停火相对容易。此外,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在过去将近20年中基本得到遵守,也为停火提供了依据。

04

黎以停火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矛盾根植于巴以冲突。本轮黎以冲突升级,可以说是巴以冲突外溢。

一年前的10月8日清晨,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国防军在黎以临时边界线东段的萨巴阿农场相互进行炮击,新一轮黎以冲突正式爆发。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军则以炮火和空袭进行回击。今年9月开始,黎以局势骤然升温,以军10月1日起对黎南部发起地面行动。

以色列还对黎巴嫩真主党采取组合拳,先是通信设备爆炸,紧接着是对火箭弹与无人机发射基地发动空袭,接下来又定点清除了真主党高层领导人易卜拉欣·阿基勒和其他指挥官。多名真主党高级成员接连被以色列击杀,真主党高层几乎“团灭”。值得关注的是,一度有消息传出,以色列或谋划发动地面进攻,试图一劳永逸地将真主党赶出黎南部地区。

而随着此次停火协议的达成,外界对中东和平的预期也正在所上升。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表示,停火协议是朝着建立平静与稳定的黎巴嫩以及让流离失所者返回家园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区域稳定也有所帮助。

11月17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人们聚集在一幢遭袭房屋的废墟附近。 新华社 发

11月17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人们聚集在一幢遭袭房屋的废墟附近。 新华社 发

丁隆认为,此次达成的黎以停火协议对缓和中东局势具有积极意义。经过一年多的冲突,中东地区终于见到了一次和平曙光,整体来看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不过,丁隆对于加沙短期内实现停火并不乐观。他表示,虽然黎以停火让中东局势有所缓和,但总体风险还是比较高。内塔尼亚胡虽然在黎以停火方面松了口,但加沙问题或许将拖到美国新政府上台,即特朗普就职以后才会探讨。

就在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同一天,内塔尼亚胡再次强调,直到以色列实现所有目标,包括彻底消灭哈马斯、让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被扣押人员和以色列北部因黎以冲突流离失所的居民返回家园、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战争才会彻底结束。

丁隆表示,从内塔尼亚胡的表态来看,他并没有放弃在加沙的作战目标。巴以冲突矛盾主要还是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而加沙与黎巴嫩的情况完全不同。未来两个月,加沙恐难以实现停火。

南方+记者 吴彬彬 冯颖妍 张茵

编辑 张茵 周煦钊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