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防教育训练保障基地三载奋进谱新篇

南方+

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俯瞰鹏城,秀峰路旁的深圳市国防教育训练保障基地一派忙碌景象。晨曦下,保障基地全体教职员工们目光坚定,有条不紊地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备勤工作中;操练场上,各类民兵集训如火如荼开展,洪亮而有力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这片面积近200亩的热土,厚植爱国情操,筑牢国防根基,始终与深圳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

2021年12月28日,深圳市国防教育训练保障基地(下称“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深圳唯一具有部队性质并集国防教育、民兵轮训、学生训练、轻武器实弹射击、团队拓展训练和“吃、住、训、保”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市属国防教育训练保障基地。

日新月异,又始终如一。挂牌成立近三年来,基地锐意进取,全力开展各类集训保障工作,汇聚磅礴力量筑牢全民国防“钢铁长城”,书写下了三载奋进的繁华新章。

科学高效保障

打造特区集训标杆

民兵集训保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基地高标准做好民兵集训保障工作,致力打造特区民兵集训保障新标杆。

今年4月,深圳上百名民兵无人机操控员前往基地开展集训。民兵无人机操控员作为当代新型民兵力量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城市低空安全防护的重要使命。此次集训使用了最新的训练大纲,在指令官的一声令下,操作员们紧密配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飞越障碍的任务。

今年3月,龙岗区人武部组织新兵来到基地,开展入伍前的基地化训练。参加训练的新兵表示,通过这次训练,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军事技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未来的服役之中。

基地周密的保障工作,为这些集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基地已接待市直、罗湖、福田、龙华、龙岗、盐田等人武装部基干民兵集训。各区参训民兵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实战能力大幅增强,基地扎实的训练保障,得到了参训单位认可和警备区肯定。

集训保障任务纷繁复杂、需求多样,基地是如何交出一份科学、高效的保障服务成绩单?

基地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的训练保障计划。通过与各区人武部的紧密沟通和协作,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工作组在训练前、中、后期全程跟踪,及时解决各类问题,确保训练顺利进行。

在资源配置上,基地根据各区人武部的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训练场地、器材和教课室。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和科目的训练需求,精细化配置各类装备和技术支持,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通过科学的资源调度,有效提升了训练效率和质量。

基地注重民兵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民兵教练员(教官)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通过丰富多样的安排,按纲组织实施训练,不断提高教官的教学水平。一方面,基地招聘了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优秀民兵教练员;另一方面,基地实行严格的训练质量评估机制,确保每一阶段训练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助力加强民兵队伍建设,提升国防教育训练水平。

在后勤保障方面,基地制定了详尽的保障方案,确保训练期间的食宿、医疗、安全等各项保障工作到位。通过定期检查消防和厨房燃气管道,确保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杜绝安全隐患。基地的细致保障工作赢得了各区人武部的好评。

在保障工作结束后,基地组织军事、保障等部门进行总结评估,梳理经验和成果。通过交流讨论,提炼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为今后的训练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基地根据总结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和流程,推动训练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

筑牢国防基石

育就爱国之魂

国防教育历来是治国安邦之策。

当一座城希冀建立起全民国防教育阵地,基地勇挑重担,不仅充当各类训练保障的重要场所,更成为全市国防教育的关键枢纽。

基地主动作为、坚守职责,在各类场景中育就爱国之魂。

书香飘进军营,增强国防意识。今年9月1日,基地电子阅览室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新设施配备了4套阅读平板,书籍均配有二维码,在营区11处公共区域设有读书扫码点。电子阅览室提供了丰富的党史、军史、国防知识等领域的电子书,方便基地教职员工和前来参加军训的师生随时随地阅读。

英雄专题授课,培育家国情怀。今年9月上旬,来自深圳市美术学校等一批高中和本市高校的近500名新生踏入基地,在部队营院内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为后续开启人生新征程系好“第一颗纽扣”。

为丰富军训活动,筑牢全民国防教育基石,基地特别邀请了全国一级战斗英雄韦学峰进行专题讲座。韦学峰回忆了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并讲述了战后他转业深圳,投身于深圳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个人经历。

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的亲历讲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学生备受鼓舞。基地在有效教导学生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传承了国家精神、军人精神。参加军训的学生感慨:“韦老师的宣讲会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故事让我更深理解军人的职责和担当。”

基地联动各方,培养栋梁之才。今年10月,基地携手深圳市梅香学校共建少年军校。双方携手合作,着力提升校内外国防教育文化氛围,一起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空间。基地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防安全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基地向前探索适应所需,广泛开展特色国防教育。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该基地身处特区腹地,拥有宽敞的训练场地和国防教育展厅等红色资源。坚持以重大节日为牵引、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革命传统为载体,广泛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基地大力向深圳广大市民宣传国防教育、开展系列国防教育“七进”活动;利用“八一”“十一”“全民国防教育日”等节假日组织军事日活动。

自2023年恢复民兵训练以来,基地已圆满保障了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等人武部的民兵轮训任务、民兵教练员集训等任务。此外,还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有力地向社区居民和在校师生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多措并举之下,基地争当推动军地共建国防教育事业的排头尖兵,获得首批“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深圳市国防教育的亮丽名片。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展望未来,基地将始终坚持“特区国防教育有特色、学生军训出精兵、民兵轮训重保障”的核心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深圳国防教育训练保障的质量与效益,绘就精彩蓝图,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深圳力量。

撰文:曾子航 刘斌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