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阳西|冬日程村蚝肥,蚝乡蚝油飘香

南方+

时值小雪时节,“中国蚝乡”程村镇红光村也进入到生蚝上市的旺季。广大蚝农趁着程村蚝最肥美的时节,加紧制作蚝油、蚝豉等特色蚝产品,进一步促进增收致富。

程村镇水域面积3500公顷,属“布袋”形海湾,湾内风平浪静、水流畅通,且咸淡水交汇,饵料生物丰富。沿岸有1万多亩红树林,无环境污染,是理想的天然养蚝场,也跻身成为全国大型的近江牡蛎养殖基地之一。

程村蚝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不仅可以制作蚝豉、蚝油,还可以作为蚝味生抽等调味品的原材料,各类蚝制品远销海内外。

据了解,“程村金质蚝油制作技艺”是阳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也是对这项传承数百年的美食的最好褒奖。自宋代开始,当地群众就把煮熟未能吃完的蚝肉晒干,做成蚝豉。在制作蚝豉过程中,又衍生出蚝油。

最初制作蚝油,由开蚝、蒸煮、过滤几道简单工艺就可完成,全手工制作,工艺简单、技术含金量低。随着人们对高档美食的追求,蚝油制作时会对火候的把握、时间的限定、过滤等过程进行调整,使之色香味更加丰富醇厚,味道也更加鲜甜可口。

入冬以来,在位于红光村蚝码头旁的加工点,蚝农们正在忙着制作蚝豉,将洗净的蚝肉铺展于特制的架子上,经过几天暴晒,蚝肉水分已逐渐蒸发,蚝肉收缩,色泽转深,散发着独特的咸香味。蚝豉有生晒与熟晒之分,两者制作过程虽有所区别,但都没有任何添加物,目的是更好地保留程村蚝的原味和营养精华。

古法熬制蚝油要经过10多道工序,历时10多天的制作技艺才完成。制作过程需经过开采、清洗,冷冻储藏、解冻、蒸煮、过滤、发酵、提纯、包装等多个工艺,蒸煮时在火候的把控、时间设定及发酵等过程最为关键。

这种程村蚝油原汁原味“零添加”,既可以当作蘸料,也可与其他配料一起烹煮,味道浓郁鲜美,营养价值高。每年春节前后是程村蚝油的销售旺季,主要销往本地及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程村镇紧紧抓住“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红光村生产码头提升项目、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等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程村“蚝经济”发展,有力带动了蚝豉蚝油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南方+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黄心怡

编辑 彭正子 何雪峰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