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等的开心麻花音乐剧《咏春》,我们找到主创提前解密

南方+

01:27

大家都在等的开心麻花音乐剧《咏春》,我们找到主创提前解密

11月29日,南海影剧院首演,开心麻花2024年度大戏音乐剧《咏春》来了!作为佛山南海首部大型原创舞台作品,音乐剧《咏春》取材南海功夫文化,由南海区委宣传部联合市委宣传部、国内头部演艺公司开心麻花共同打造。

这部备受期待的音乐剧,有哪些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看点”?制作团队和演员们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主创人员。

音乐剧《咏春》,立足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全新演绎与传承。

南方+:音乐剧《咏春》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想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情怀和核心价值观?

导演马达:音乐剧《咏春》主要讲述年轻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自我、超越自我的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曾一度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根。传统文化如何在老一辈与新一代之间顺利交接,这是社会发展迅速过程中的一个挑战。

但可喜的是,如00后和10后等新一代年青人慢慢展现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愿意静下心来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且,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不与他人比较,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强大。因此,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剧《咏春》讨论如何让老一辈与新一代相互理解,用新的方式传承和讲述传统,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找寻自我,超越自我。

音乐剧《咏春》主创团队。

南方+:音乐剧《咏春》有哪些亮点?

导演马达:以音乐剧的形式来呈现咏春拳这一武术,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本剧目最大的亮点。事实上,将咏春加入音乐剧中并不容易。习武之人都会修内,武术的节奏更多源自内心,虽然也有音乐节奏的,但没有具体要求到哪个节拍就要做对应的动作。而音乐剧很多时候都是要从音乐的节奏去入手。所以我们要真正把武术的基本逻辑学会,还要把它拆分成舞蹈的节拍里去做,同时还要兼顾武术精神,这十分有挑战。

此外,音乐剧《咏春》大部分都是说唱。说唱最重要的要听节奏,演员时刻把注意力放在节奏上,但武术恰恰又得时刻注重内心的节奏,所以说要十分注重磨合好这两者。我们是第一个做这个事情的,我们会尽力把它解决好,目前看起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南方+:如何巧妙地在结合咏春拳和音乐的基础上做舞蹈的融合与呈现?创排中有什么与以往作品不同的地方吗?

舞蹈编导张恩淑:音乐剧《咏春》以真实的拳、刀等武术技法为舞蹈基础,融入高燃旋律说唱,巧妙融合传统岭南文化元素,为观众呈现了一出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咏春头人之战。

南方+:如何解读自己饰演的头人陈刀荃,这个角色有哪些特别吸引你的地方,以及扮演这个角色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演员王靖棋:陈刀荃是一个深植于传统武术思想的人,他有着自己坚定的理念和执着。面对新思想和新方式的冲击,他起初有所抵触,对徒弟的要求极为严格,强调师徒间的关系。同时,他非常热爱咏春拳,希望能够推动咏春拳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构成了他的内心特点。

饰演陈刀荃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在舞台上精准呈现咏春拳的特点,包括拳法的动作、速度、力度和方向,以及动作的节奏和连贯性。过去四个月来,我们团队一直在刻苦训练,不断攻克难关。

南方+:你在演绎过程中有怎样的心得感受?

精彩花絮。

演员刘乙萱:去年夏天,我们去了佛山进行采风,探访了佛山白眉武馆、祖庙、叶问纪念馆等地,深入了解了佛山的文化,并品尝当地的美食。不得不感慨佛山真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学习咏春拳后,我们发现它非常具有代表性,与那些大开大合的武术不同,咏春拳更为内敛,注重修心养性。学习起来,会让人静下心来沉浸其中,探索咏春拳的内劲和内核,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能够通过音乐剧来演绎咏春拳爱好者“林芬”这一角色,我感到非常幸福和幸运。

音乐剧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歌唱、舞蹈、表演等多种元素。这次我们在剧中加入了武术,特别是咏春拳的元素,这使得音乐剧更加丰富多元,也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做法。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南宣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