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黄家程、徐秋实、周庄
主播:王文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是南天夜读的第124期节目,我是今晚的主播王文。分秒之间,胜负已定,追赶时间是地导兵的日常,顷刻,地空导弹就能撵上“敌机”,一击即中;因此,与地导配套的制导雷达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就有这样一位雷达“兵专家”,他在追求极致速度的路上越跑越快,也越跑越远。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雷达技师黄家程的故事。
我是一名地空导弹兵,和地导、雷达打交道已经22年了,它是我密不可分的战友,更是我的第二生命,怎么让它在各项任务中发挥出最佳效能,是我每天要琢磨的事情。
在地空导弹部队作战体系中,制导雷达如同战场上的敏锐“鹰眼”,担当着捕捉目标和控制导弹的重任,它是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也是最为复杂的装备。刚接触到雷达专业时,晦涩难懂的雷达原理,成百上千的技术参数,也让我打起了退堂鼓,但是靠着热爱钻研的那股劲和不服输、不畏难的毅力,我在一个个深夜里挑灯夜战,研读了一本又一本专业书,默画了一遍又一遍电路图,终于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装备是用来打仗的,要学更是要会用。那年,我第一次作为主打技师执行某实弹打靶任务,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到我大展拳脚的时候了!”但是到动真格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不托底,毕竟作战链条上的每一环都环环相扣,我们作为导弹的眼睛,影响的可是整个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实弹打靶当天,防空警报尖锐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大家第一时间奔赴各自战位,迅速开始操作装备。就在这时,通讯器中突然传来呼喊:“一号目标信号异常!”我心中一凛,但是头脑却异常清醒,电路信号图在大脑里飞速闪现,我随即操作检测设备在电路节点上快速移动,准确定位故障点后,立刻更换备件、调试参数,最短时间内让雷达恢复了正常。半晌,随着天空一道亮光,对讲机里传来了捷报——打中了!我的第一次打靶成功了!
那一次成功并没有让我骄傲,反而吓出了一身冷汗,感触颇深:临战故障随时有可能发生,我必须保持箭在弦上的紧迫感,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学好手中的装备。次年,我被抽调到上级,协助其他几个友邻单位成功排除多起故障,在一次次排故中慢慢总结经验,研究如何更快速地定位故障点,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排故方法,参与编写了多套实用排故汇编资料。
随着实战化进程不断推进,我成功保障了一次又一次实弹打靶和演习对抗任务,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发挥武器最佳性能、突破装备代差的战法训法打法,并成功将战斗准备时间再度压缩提升,充分发挥兵器作战效能。
很多战友总是叫我“兵专家”,他们问我:“黄技师,为什么你每次都能精准地排除故障,每次都能比上次更快地展开装备呢?”,我想,除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积累多年的排故经验之外,更多的是抱着清零的态度和决心,不骄不躁、全力以赴对待每一次任务。因为我深知“敌机”不会给我们试错的机会,必须要把演习当成实战,把目标永远定在下一次的成功!
本 期 主 播
王 文
现任95774部队宣传科干事,中尉
主 办: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2607期
主 编:范以书 赵国帆
责任编辑:陈思屹 黄丹尉
投稿邮箱:nbzqkj@163.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