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外来入侵生物已超过660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100多种,平均每年递增4至5种。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入侵生物数量和频率急剧增加,危险性也不断增加。
11月22日,2024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2024学术年会暨外来入侵物种前瞻性预警和高效精准控制创新论坛开幕式和特邀报告环节在珠海横琴举行。
如何推动生物入侵防控的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是本次创新论坛研讨、学术交流的重点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认为,病虫害防控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过度依赖农药的问题。目前我国生产并使用了全世界将近一半的农药,但农药利用率偏低,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量为10.3公斤,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过度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会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也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康振生说。
康振生建议,要加大病虫害防控的前期投入,转变“重治轻防”理念,避免“不见病虫不施药”。此外,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要加速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
我国外来入侵生物年发生面积达数千万公顷,造成的损失可达数千亿元人民币,还不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如入侵生物引起的人类伤害、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造成的欣赏价值的丧失。
与会专家还探讨了入侵早期预警的科学基础、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变化、扩张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控制对策等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外来入侵生物预防技术的标准体系等。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科记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