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四会玉器博览城,五湖四海的玉器商户到此选优品、淘好货;技能竞赛上,青年玉雕大师相互切磋、交流技艺;直播基地里,玉器主播热情地与网友介绍四会玉文化……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邓小川 摄
作为“中国玉器之乡”,四会立足“千年古邑、百年玉业”特色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拉长健全产业链条,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开放包容的胸怀欢迎八方宾朋,将玉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旺市的特色优势产业。玉器产业所焕发出的玉德文化已融入四会的城市肌理,引领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健全玉器全产业链条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四会不产玉石原料,但与玉却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渊源。
四会玉器产业萌芽于清末民初,先后历经了家庭作坊零星散作的起步阶段、工厂式集中生产的筑基阶段、全链条分工生产的发展阶段和产业集聚拓展的成熟壮大阶段。
玉雕作品:敦煌飞天。资料图片。
2006年,中国(四会)国际玉器城项目正式运营;2009年,玉如意翡翠城正式开张;2012年,全国唯一专营翡翠摆件的批发市场玉如意摆件城开业。
2015年前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众多玉器传统卖场销售开始吃紧,四会玉器人开始思变,从初期的“微商”卖货到市场“走播”,不少举着手机的新面孔走进了卖场,于全国首创“互联网+拍卖+直播”新销售模式。
如今,四会汇聚6万多名青年电商从业人员到此创业就业,四会玉器电商直播商家1000多家,活跃度高的直播账号达2000多个,每天的物流快递近10万件。
四会汇聚6万多名青年电商从业人员到此创业就业。南方+记者 卢逸轩 摄
2023年,四会引进缅格拉玉商,开展“阳光公盘”交易模式,补齐原石供应链,逐步形成以玉器雕刻加工为核心,集原料交易、研究设计、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展示销售、物流配送、文旅融合等于一体的全环节全流程产业链条。
当前,四会拥有18个各具特色且辐射全国的专业市场,玉器从业人员近30万人,玉器经营户约3.3万户,产品畅销海内外,其中翡翠玉器摆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玉器挂件和饰件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四会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玉器行业从业人员最多,全球最大的集产、供、销、服务于一体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
从输出作品到输出文化
2005年,来自福建莆田的庄庆芳带着30多位玉器工匠,从广州来到四会创办玉器工厂;如今,他和团队打造出庄家翡翠品牌,建设着融企业办公、艺术展览、文创商业、社区休闲、旅游观光等多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艺术综合体——庄家7文化创意园。
庄家7文化创意园。资料图片。
目前,创意园内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研发中心还引进了先进的机器设备,打造智能化的生产线。园内的四会7美术馆正加快筹备展会,年底将对外运营。
“四会是一个包容性强、玉器产业链完善的城市,名副其实的玉器之乡。”庄庆芳介绍,今年以来,庄家翡翠整体经营实体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发展到8000多平方米;员工从100多人到300多人;孵化的工作室从3个发展到8个;由单一材质向多材质发展,由翡翠珠宝品牌发展成表达生活态度的东方美学品牌。
如今,四会积极推动“玉器+文旅”发展,高规格建设玉器文化特色小镇,将其打造成为“岭南翡翠城 文旅禅意镇”“国家级玉器产业经济高地、广东省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大湾区玉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房地产、文旅、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林依蓝 黎蓥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