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归巢,书写振兴龙北新篇章

南方+

讲起龙北村,便让人不禁想起:这里是清远发源地中宿居,这里有一年一度盛大的龙舟赛事,这里的鸡心黄皮香甜可口,这里还是著名的侨乡,更是禁毒英雄吴桂忠的故乡,有着丰富的中宿文化、龙舟文化和红色禁毒文化。

11月21日,笔者从清新区龙颈镇获悉,近年来,该镇龙北村不断打开知名度,吸引外出村民、港澳同胞回乡,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背后离不开默默推动其发展的支部力量。

黄衍文,原本是在外经商的乡贤,始终心系家乡发展,他在2021年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头雁归巢”号召,毅然回乡担任起了龙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随后,他又当选为人大代表,并兼任龙北村的网格长。多重身份的重任在肩,黄衍文以实干精神和实际行动,奋力将龙北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党建引领

抓好党建促提升

黄衍文始终坚持抓好党建促提升的发展思路,以“四传七强两培养”理念为基础,积极探索了“龙北传人”党建品牌,将村“两委”骨干、党员、乡贤、群众凝聚起来,团结一心,共同推动龙北村由一个普通的村庄跃升为龙颈镇的党建标杆,2021年龙北村获得了清远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

图为龙北村党群服务中心。江绮雯 摄

而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龙北村的党群服务能力和党建文化建设,黄衍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于2023年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搬迁升级。新的中心占地总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一个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农产品展销厅,并且在村委会旁还建成了约3300平方米的党建小公园,内设党建宣传长廊,全方位呈现了党建引领下龙北乡村蝶变的过程,2023年,龙北村创建成为清远市“一江一路”党建示范村。

图为龙北村党建小公园。

黄衍文不仅着眼于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更重视人才软实力的培育,通过挖掘党员潜力,激发其在龙舟盛事、乡村绿化等方面发挥作用。筹备成立了以乡贤、港澳侨胞为主体的龙舟协会,吸引逾200万元资金注入龙舟协会,龙北村组建了16支龙舟队,在近年的龙颈龙舟赛上抢先争优,赛龙夺锦。此外,还组建了龙北村乡村绿化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筹集了17300元捐赠资金用于乡村绿美生态建设,2024年年初种植各类乔木2000多株。

文化赋能

守好龙北文化之根

“村村有不同,抓好特色是关键。”龙北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有历史文化中宿居、红色文化吴桂忠烈士故居、传统文化龙舟赛。然而,如何有效保护和推广这些文化资源,一直是黄衍文深思熟虑并积极行动的重点。

图为中宿居。

龙北的中宿居是清远前身“中宿县”所在地,是省级古村落,至今还保留着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宿县城和隋朝的政宾县城遗址,中宿县的历史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距今已有2100多年。黄衍文特别注重中宿文化的传承,今年通过积极争取政府和央企的资金帮助,对中宿居古村落进行了修复维护,将原中宿古村落设计为一个“七星伴月,九曲回环水”的精美环境格局。

图为黄衍文(左一)介绍吴桂忠烈士事迹。

除此之外,禁毒英雄吴桂忠烈士的家乡也位于龙北村。吴桂忠生前是广州市公安局毒品犯罪侦查支队二大队民警,从警18年,2006年在抓捕毒品犯罪嫌疑人时,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2022年,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龙北村对吴桂忠烈士故居进行修葺加固,并争取将其纳入了区级“禁毒一日游”路线,至今已累计有287批次,共计5576名党员、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为了切实弘扬中宿文化、讲好英烈事迹,黄衍文主动担任起宣讲员,向前来调研、考察、参观的人群进行讲解,带领大家了解清远历史来源和吴桂忠烈士事迹。

龙颈龙舟赛比赛现场。

“一二、一二……”一声声洪亮又整齐的口号在滨江河上回荡,激烈的场面同样酣畅淋漓,吸引许多村民在河边围观。黄衍文介绍说:“2024年的龙颈镇龙舟赛有三个‘特别’,一是热情特别高:吸引37支龙舟队800多名运动员参赛;二是赛程特别长:有8公里赛程,有‘河上马拉松’之称;三是影响特别大:吸引近6万人回乡观看比赛,其中不乏港澳同胞,为自己村加油呐喊。”

自从黄衍文当选为龙颈龙舟协会会长以来,他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今年3月,当他再次收到举办全镇龙舟赛的通知时,意识到办好这场比赛不仅关系到龙颈镇的形象,还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参赛者和观众的期望与安全。因此,黄衍文将赛事的筹备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积极联络港澳同胞,精心策划比赛流程,并频繁组织安全工作会议,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努力。通过多方的紧密筹备和周密安排,今年的龙颈镇龙舟赛不仅规模盛大,而且组织有序,安全有保障。“看到水面上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我就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黄衍文说。

产业振兴

“黄金果”铺就致富路

“盛夏七月,黄皮飘香,龙颈鸡心黄皮肉厚皮薄、核小汁多、香味独特、酸甜适中……乡村新闻官黄衍文向您推介龙颈鸡心黄皮。”黄皮丰收时节,黄衍文推介家乡特产的短视频在朋友圈频频“刷屏”。

黄衍文推介龙北鸡心黄皮。

过去,龙北村的鸡心黄皮主要由农户自行种植并销售,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导致产业的种植规模有限,难以形成显著的品牌影响力,产业链也较为单一。为了抓好龙北特色产业发展,打响鸡心黄皮的品牌,提高村民经济收入,黄衍文充分发挥自己乡村新闻官的作用,向公众宣传龙北村的鸡心黄皮;开创果园直采新模式,并推出鸡心黄皮整树预订认购,让游客尽享田园采摘乐趣;除此之外,还携手镇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尚品德茗共谋发展,将龙北鸡心黄皮进行扩面种植,并在村中建成了黄皮深加工生产线,将黄皮制作成黄皮干、蜜饯、黄皮酒等进行销售,让黄皮从“夏季限定”走向“四季可期”。据悉,龙北村现有“一村一品”鸡心黄皮种植基地约2000多亩,种植的农户达800多户,年产量可达80万斤,经济收入达到800多万元,使每年每户增加过万元的纯收入。

图为龙北鸡心黄皮。

“过去几年,虽然获得了小小的成绩,但当前所获仅为序章,我将以实际行动继续践行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黄衍文的话语充满了力量与乐观。在这位“头雁”的带领下,龙北村正向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蓝图稳步前进,迎接更多挑战,书写振兴龙北的新篇章。

撰文: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张晓琴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