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记者从清远市商务局获悉,《清远市商业发展规划(2023-2030)》(下称《规划》)近日正式印发。《规划》提出,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广清一体化等发展机遇,聚文、旅、商、产等元素,力争将清远培育为大湾区文商旅消费目的地、都市绿色休闲商业服务中心、广州北部商贸流通节点。
明确长隆文旅商圈打造方向
旧城商圈是清远中心城区的老牌商圈,网点最为集中,未来重点进行区域城市更新,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本次规划优化清远商圈层级为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个层级,清远中心城区规划形成“2+9+N”商业中心布局。
2个城市级商业中心包括旧城商圈、燕湖新城商圈。旧城商圈是清远中心城区的老牌商圈,网点最为集中,未来重点进行区域城市更新,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燕湖新城是清远市未来城市核心区,规划预留充足商业、商务用地,未来将承载全市综合性、高能级商业活动。
9个组团级商业中心包括太和商圈、人民路商圈、职教城商圈、东城商圈、太平经开区商圈、源潭物流园商圈、长隆文旅商圈、石角商圈、美林湖商圈,规划将进行“一圈一策”差异化提升,重点面向地区消费人群,建设成服务区域消费的宜居综合体。
N个社区级商业中心依据清远中心城区清城区及清新区现状,打造城市级社区中心及镇级社区中心,主要服务社区居民、城镇居民和就业人口,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清远长隆项目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一直备受关注。长隆文旅商圈怎么建?《规划》提出,作为区域级商圈,长隆文旅商圈围绕长隆森林动物主题乐园、磁悬浮站打造集“游娱购商闲餐”于一体的重要文旅节点和生活服务中心。将加快长隆森林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加快清远磁浮旅游专线长隆站的TOD商业中心建设,围绕长隆森林度假区配置完善的餐饮、娱乐、购物、酒店、民宿等商业业态,挖掘存量用地,建设打造主题乐园商业娱乐综合街区。
放宽管制支持夜经济发展
根据《规划》,清远中心城区将规划构建三大特色商业消费场景。
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依托清远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聚焦大型文旅项目、城市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区域,增补商业配套设施、升级业态,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夜间经济体系依托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清城区北江两岸”,以优质商业为载体,打造 “1+6+N” 的夜间经济布局体系 。“1”为一条北江两岸夜经济集聚带,“6”为六片夜经济集聚区,分别为先锋路 · 东门塘夜经济集聚区、人民路 · 静福路夜经济集聚区、南岸公园夜经济集聚区、飞来湖夜经济集聚区、体育中心 · 大学城夜经济集聚区、轻轨城夜经济集聚区,“N”为 N 个夜经济关键节点。
为支持夜经济发展,《规划》提到,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商业活动宽容监管,放宽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摆卖管制,允许市场主体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外摆位”。结合街角广场等区域,设置临时性商业、文化休闲设施,规范临时性设施的经营内容、规模、时间、形式等。
特色商业街消费场景挖掘清远特色文化,注重“一街区一主题”的个性培育,打造历史文化、餐饮美食、文化创意、消费购物、旅游休闲五种类型的26条特色商业街区。
完善市域商业布局空间结构
《规划》提出构建“一主、三副、两带、多节点”的市域商业体系结构。
一主指市域商业主中心,即清远市中心城区,包括清新区、清城区,是清远市域发展的核心区。三副指佛冈县、英德市、连州市3个商业副中心。两带指北江商业服务带、清连商业发展带。多节点指以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为3个主要县级商业节点,打造城乡对流发展的商业发展格局;以中心镇、一般镇区为依托,打造镇级商业节点,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规划》还明确了清远商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
从近期发展目标来看,2023-2025年为培育与成长阶段,重点打造地标商圈。以城市更新为切入点,聚焦旧城片区等老旧商圈的提质升级,全面优化和完善多层次商业体系,注重“强特色,补短板”,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市级、组团级商圈和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着力提升旧城商业中心和职教城商业中心的影响力能级,培育和探索发展“文旅融合+夜间经济+特色商业街”的新业态、新模式。
从中远期发展目标来看,2026-2030年为提升与完善阶段,重点打造清远特色品牌商业。建成具有消费吸引力、品牌竞争力、文化引领力的文商旅消费目的地,对一批基础好、条件优的商业项目,通过资源引导和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建设一批高端零售、高端餐饮、高端酒店等商业业态,基本形成“三层级”为主、“多中心”为辅的商业空间体系。
南方+记者 苏晨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