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明目

鹤山市中医院
+订阅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典籍记载

《纲目》:秦皮,治目病,惊癎,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此药乃惊、癎、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

《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

《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吉林中草药》:治肠风下血。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陕西中草药》:治麦粒肿。

药材性状

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干皮 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或黑棕色。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切面纤维性。质硬。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秦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清肝明目等功效:

1.清热燥湿:秦皮味苦、涩,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以缓解心烦口苦、小便颜色发黄、关节肿胀、食欲下降、咽喉肿胀疼痛等症。

2.收涩止痢:秦皮苦涩性寒,能够收涩止痢、止带,能够缓解湿热泻痢所致的里急后重等症。

3.清肝明目:秦皮归肝经,并且性寒,可清泻肝火、明目退翳,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缓解肝经郁火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眼睛干涩等症。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服。

中医治病需辨证施治,因个体差异,服用中药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和中药师!要想学到更多中医药知识,请持续关注鹤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哦!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