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贵?广州出手,大家都在抢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入户越来越容易了。

11月18日,广州官宣拟出台入户新政,放宽限制。

买房入户、积分入户、租房入户……放眼全国,有关入户,各地动作不断。

2024年以来,全国至少有东莞、佛山、惠州、苏州、南京、无锡、成都、厦门、合肥、杭州、长沙、武汉等超20地调整放宽入户政策。各地纷纷在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迈出大步。

随着户籍门槛的降低,年轻人在大城市入户、平等享受公共服务资源有了更多的可能,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也在逐步升温。

一线城市放开

广州成首个

11月18日,《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修订稿)》(以下简称《规定(修订稿)》)挂网,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政策亮点,《规定(修订稿)》对入户条件进行“二宽二增一优化”调整,即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放宽政策性入户条件、新增投资纳税入户、新增安居乐业入户、优化积分制入户方式。

其中,新增安居乐业入户政策,是本着合理有序、渐进适度的原则,实施区域差别化安居乐业入户,对“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行政区内,拥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可申请入户。

00:25

广州拟放宽入户条件,7区内购房并缴社保满1年可入户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分析指出,安居乐业入户将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户籍制度改革带动农村转移人口尤其是其中的常住人口本地化,有望成为广州市中长期住房需求的重要支撑,将催生和激发一定的新增住房需求,包括吸引外地人才到穗就业并购房的新增需求,以及现在租住房屋的非户籍人口购买产权住房的购房需求。

至此,广州成首个放开入户限制的一线城市。

事实上,自2019年广州市迁入户政策制定实施以来,广州户籍人口稳定增长、人口结构持续优化,年均户籍迁入人口约2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但考虑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区域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现象较突出,故有此新动作。

降低入户门槛,上海也试了下水。

今年8月21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4高水平人才发展大会,提到进一步缩短居住证持证人入户所需工作年限要求等政策。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落实相关入户政策,有的大大方方,有的比较委婉。

值得肯定的是,纵使面临巨大的市民化压力,广州还是选择走在前头。

“抢人大战”

全国打响

今年7月,国务院再发重磅文件——《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文件明确,5年之内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入户限制,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事实上,政策未至,各大城市“抢人大战”早已打响。

除广州外,2024年以来,全国至少有东莞、佛山、惠州、苏州、南京、无锡、成都、厦门、合肥、杭州、长沙、武汉等超20个城市调整放宽入户政策。

据各地政府官网公开信息整理。张昶 制图

据各地政府官网公开信息整理。张昶 制图

近些年,各地纷纷出台各种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礼包,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质量人才入户当地,以此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但如今,“抢人”已不仅是抢人才,而是提升内涵更加广泛的人口竞争力。

经济新动能、人口老龄化、政策新调整等要素在这一时空的耦合,导致了“人才大战”的爆发和升级。而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自身资源禀赋,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人口竞争力。

纵观全国,广州学历入户门槛相对较高,多样化入户途径不足,尚存在较大优化调整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规定(修订稿)》不仅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也降低了学历门槛,允许大专学历入户。

同时《规定(修订稿)》结合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消原有的引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将更多的技能证书纳入引进人才入户的范围,吸引更多的技能类人才。以此推动更多新业态的诞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一系列精准引才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广州秉持开放理念,改善环境吸引人才的决心。

放开入户限制,不再只面向高学历群体“掐尖”,也不再有繁杂的条件框定,让人口、人才更加自由地流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起势,从市场经济的层面看,无疑起着积极作用。

发完户口簿

公共服务资源也要跟上

广州究竟能装下多少人?

这一疑问的背后是,当入户潮来临,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是否会被挤占?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广州要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是按户籍人口来配置的,非户籍人口未被统计在人口基数中,这也导致了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大幅增加后会出现教育、医疗等资源短缺的现象。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看来,人口的增加和流入势必会对城市公共服务提出考验,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持城市的可持续性,是广州乃至全国各城市在逐步降低入户门槛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黄石鼎表示,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即产业够不够强,经济够不够发达,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程度,但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只有增加劳动力数量,提高人才比例,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够实现。

如果说“抢人大战”的上半场像“移大树”,用短平快的方式把现成的人口移植到城市,实现人的快速聚集;下半场则更需要“育树林”,用更丰富的生态在城市“种植”人才。

但不管何种方式,随着可感可及的改革逐项落实,一个更加“流动的中国”,必将迸发更强的活力。


撰文:话题研究员 古嘉莹 傅鹏 洪钰敏

制图:张昶

策划:何勇荣 丁晓然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