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温柔
土地紧张是地方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最近,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包括10个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小地块”实现“大发展”、“小田并大田”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反向飞地”赋能产业发展……广东各地不断探索实践,拓展发展新空间。
阳江阳春市石望镇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内,翠绿的香水柠檬挂满枝头,散发阵阵香气。放眼望去,连绵不绝的柠檬田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年8月,石望镇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徐志被阳春市的柠檬产业吸引,来到石望镇成立了阳春市香柠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带动了全镇及周边镇共5013户农户种植,全镇种植柠檬面积1.65万亩,每年帮助村民销售柠檬鲜果2000多万斤。
“合作社种植的柠檬,香味浓厚,且四季都可收成。目前,公司正大力发展柠檬深加工产业,主要产品有柠檬即食片、柠檬干片、柠檬膏等。”而这也带给徐志另一道难题——延长柠檬深加工产业链,地从何处来?
不久前,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阳春市点状供地政策,一块约30亩的“小地块”让徐志的蓝图落了地,再过几个月将有柠檬深加工以及鲜果冷库等功能厂房在此建设。
当前,广东“百千万工程”进入加速提挡期。土地紧张是地方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破除产业路上的“拦路虎”?最近,广东省委改革办对外发布《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包括10个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各地在“反向飞地”、耕地集约流转、撂荒地整治、破解低效工业用地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拓展发展新空间。
“小地块”也有“大发展”
土地问题是关系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南方》杂志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受到,传统的供地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变供地模式、提高用地效率成为当前广东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
“阳春市落实点状供地政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是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的10个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之一。“阳春市大力实施点状供地,有效解决乡村用地难题,节省了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盘活了乡村零散的闲置地,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阳春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粤兴介绍,这一做法让“小地块”实现了“大发展”。
目前,阳春市已有4个点状供地项目取得用地批文,其中松柏镇的2个点状供地项目是阳江市首批完成供地手续的项目。
“松柏镇是农林业生态发展镇,农产品丰富多样,但也存在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导致农业产业链短。”松柏镇党委副书记崔应博表示,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松柏镇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渠道。
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关键的第一步要“从地入手”。
崔应博介绍,松柏镇根据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产业需求,开展点状用地供应需求调研,加强项目谋划、论证、推选,选定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作为首批试点。
阳春市春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鹏正是这两个项目的参与者。曾经在东莞、深圳创业多年的林鹏,期望通过建设物流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让更多阳春的“土特产”走向珠三角地区。
“按照施工进度,明年春节前后物流园将建成使用,同时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也于明年建成。”林鹏介绍。
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翁倩茹介绍,阳春市充分发挥点状供地的灵活性,从实施方案编制、规划论证到用地批复全程,可节省时间成本90多天,大大提高供地效率。
作为典型案例之一,阳春市的探索正是广东破解“用地难”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东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全省42个试点已完成投资650亿元,整理农用地6.8万亩、建设用地4.7万亩、生态保护修复土地39.5万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近6.2万亩,建立“百千万工程”项目用地“指标池”,有效拓展县镇村发展空间。
破解耕地“破碎化”
根据2021年度调查数据统计,全省耕地有187.27万个图斑,其中3亩以下耕地图斑数量占比40.88%,面积占比仅为3.31%。
不解决耕地“破碎化”问题,将严重影响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规模耕作,也给重大项目落地和土地成片开发带来困难。
梅州市蕉岭县地处粤东北山区,土地资源较为短缺,这也是许多山区县的真实写照。2021年1月,新铺镇成为梅州市唯一入选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
如何让“小田并大田”,实现小农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新铺镇通过整合零散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累计集约流转耕地868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900亩,实现土地价值显著提升,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新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同福村为例,通过村党委作为“中间人”“担保人”,动员17个村民小组492户农户将土地“交”给村集体,“预集约”土地近千亩,耕地集约流转率高达100%,通过“小田并大田”,实现从1400多块碎片土地到8块连片良田的蝶变。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制造大省。土地紧张,也是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普遍难题。
在佛山市高明区,土地经营权以份额形式进行“存入”和“贷出”,再通过“土地银行”零存整贷后,小田变大田,土地收益由“低效”变“高产”。
高明区以明城镇为试点,成立镇属公有资产公司作为“土地银行”载体,组建“万亩稻田”农业园区联合党支部,推动试点区域的13个村民小组、9家重点农企实行结对共建,打破不同村组、不同农户的地块边界。同时,建立村企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引导重点流域片区的不同村集体、农户“存”入闲散地、撂荒地,交由“土地银行”进行连片整理开发,提质改造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土地。
无论地处粤东西北地区还是珠三角地区,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才能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反向飞地”的“双向奔赴”
去年3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当前,分散在珠三角各地的“反向飞地”正上演着一场场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创新中心”)园区内,不同楼层的生产线上,是同样的忙碌景象。在这里,来自河源龙川县、苏州、东莞的企业与深圳宝安区的企业同在一座大楼内办公。
去年2月,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作为广东省首个“反向飞地”园区,这里已经成为龙川县企业研发、展示、招商的根据地。
深圳市瑞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进驻科技创新中心的龙川本土企业之一。“反向‘飞到’宝安区后,公司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公司产品加大海外销售,同时借助深圳的研发力量推动产品线的升级换代,大幅提升了产品增加值。”深圳市瑞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际上,在享受身在湾区的区位利好之外,两地优惠政策叠加的优势更是吸引企业咨询、入驻。龙川县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贵介绍:“入驻科技创新中心的企业,同等享受宝安、龙川相应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同等享受宝安、龙川相应人才政策,为企业打造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与之相反,作为一家专注环境试验箱的科技公司,深圳喜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则成功“飞进”龙川县,将企业生产线搬到了粤东西北地区去,解决了生产大量缺地的难题。目前,企业已进入稳定投产阶段。
截至9月,科技创新中心已有10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1家龙川“飞出”的企业和1家“飞进”龙川的企业,以及南方工研院、深圳龙川商会等6家机构进驻。
“围绕双方主导产业,‘反向飞地’建设具备双向流通、资源共享、研发集聚、产业培育、合作交流等功能,探索‘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的产业合作模式。”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张百松介绍,在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探索之下,宝安区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与汕头澄海、潮南两地的合作上,已高质量打造3个“反向飞地”。
在张百松看来,“反向飞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同步构建互惠互利的运营模式。以科技创新中心为例,园区明确宝安与对口协作地区的收益分配,原则上按照5:5比例分成,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对口协作地区作为“反向飞地”建设运营管理和发展资金,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合作。
目前,粤东粤西粤北12市均已在珠三角城市建立“反向飞地”。从“输血”到“造血”,“反向飞地”模式向发达地区“借智引智”,同时也让珠三角企业找到孵化创新产品的广阔腹地,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发展。
本文责编丨郭芳
“百千万工程”改革组合拳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密码
·“百千万工程”改革四部曲:强县、富民、融合、向海
·“强县”之路的东源探索
· 从“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赞”
统筹丨刘树强 刘龙飞
编辑丨陈地杰 李拉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2024年第22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