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是广东省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市域通办五个试点地市之一,牵头潮州市、揭阳市司法局共同开展法律援助申请汕潮揭区域通办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法律援助市域受理审批一体化服务,以“三聚焦三强化”着力解决群众跨区域、跨层级申请法律援助难题,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2022年至2024年9月,全市两级法援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573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4500余万元、受援人满意度达100%。
一、聚焦政策保障,强化制度设计,把牢“定盘星”
一是推进市域一体化服务。打破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批的地域限制,出台《汕头市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审批一体化服务工作指引(试行)》,创新推进法律援助市域一体化服务,全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相互委托受理、审查、指派,由原先仅初审、流转材料的“市域通办”,转变为不区分案件管辖,群众可在市域内任一法律援助机构一体化、无差别、一站式办结法律援助申请事项,避免群众申请援助来回奔波和等待审批指派等困境,便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就近办,一次办”。二是推进汕潮揭区域通办。2023年3月,汕头市联合潮州市、揭阳市印发《关于开展法律援助申请汕潮揭区域通办工作的通知》,共同成立汕潮揭区域通办工作协调小组,推进法律援助申请三市通办,群众可就近向区域内任一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推动汕潮揭区域法律援助便民化。三是强化法援宣传效应。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宣传,依托省、市媒体宣传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树立法律援助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建设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群众法律维权意识显著提升,2022年至2024年9月,各法律援助窗口群众来访来电量超过22260人次。
二、聚焦服务保障,强化资源整合,筑牢“压舱石”
一是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库。为解决各区(县)律师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组建全市共享法律援助律师库,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对管辖案件可共享律师库指派承办人员,打破原先各区(县)律师所律师不能承办其他区(县)援助案件的限制,实现市域内法律援助服务资源畅通流动。二是创新法援抢单。在赋予申请人自主“点援”律师的基础上,创新实行法律援助律师“线上抢单”工作模式,即律师不仅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自主报名,还能结合法律专业特长自主申领法律援助案件,实现“要我援”到“我要援”的理念转变,极大调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聚焦民生保障,强化为民理念,牵住“牛鼻子”
一是织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制定《落实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实施方案》,组织全市法律援助机构纵向依托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全市67个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横向联合两级公检法机关、工会、妇联、残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部门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7个,织密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建成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取法律援助各项服务。二是打造法援为民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法律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品牌创建活动,组建“鮀城暖阳”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指导各区(县)法援处相应组建服务分队,两级法援机构联动组织律师下沉到乡村、企业、工地、学校等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申请指引等援助服务,并针对农民工法律服务需求量大、事急、群体性多发等特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提供精准化服务。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等情况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并实行当天受理、当天审批。2022年以来已开展现场服务活动211场次,惠及群众超过60万人次。三是推进“互联网+”法援服务。建立健全全市法律援助协同联动机制,各法律援助机构可通过“粤政易”、广东省法律援助信息系统等信息平台,实现业务信息高效传递和实时共享。
来源:市法律援助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