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可靠的能源保障。近年来,广东能源集团作为广东省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支持乡村特色产业方面,广东能源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能源转型,以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力广东在新征程上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广东能源集团海上风电项目。
截至2024年10月底,广东能源集团省内建设项目57个,项目总投资926亿元,2023年以来完成投资3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426亿元。其中,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614亿元,2023年以来完成投资1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211亿元,预计促进当地就业人数近4万人,充分发挥产业帮扶核心带动作用。
打造“两基一链”帮扶模式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作为广东省能源设施网络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广东能源集团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储能、LNG接收站、煤电等能源项目,助力县域民生基础提升,打造能源产业基地,延长“能源链”,为广东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具体而言,广东能源集团在省内东南部沿海山区县惠东县已建、在建和规划能源项目总投资已超200亿元,累计上缴税费超50亿元。近两年来,结合广东省国资委纵向帮扶惠东县工作任务,以打造能源产业基地、拓展天然气全产业链、夯实民生基础工程“两基一链”帮扶模式,支撑惠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新材料产业园热电冷联产项目、LNG接收站及配套外输管道等能源产业项目,为惠州石化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正在打造首个天然气全产业链项目,囊括天然气接收站、配套管网、高效清洁气电、城镇燃气及国际贸易等项目,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在惠东县落户投资。
广东能源集团开发公司杨村项目升压站及储能区域。
广东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广“两基一链”惠东产业帮扶模式,聚焦“以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为“百千万工程”贡献能源力量。
推动“阳光经济”做强做大
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广东推动能源转型、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排头兵,广东能源集团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心,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为“绿美百千万”提质增效。
目前,广东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千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55%。阔步向“新”,新能源产业项目如今已成为集团助力广东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一方面,广东能源集团通过引入地方帮扶资金共同投资开发建设新能源项目,为当地打造“阳光存折”,分享“绿色收益”。近年来,集团通过茂名镇盛农光互补项目等8个项目的投资建设,带动投资约55亿元,为约8000户低收入人群开出了长达20年的“阳光存折”及20年的乡村振兴资金支持,持续支付的分红款累计将超过7亿元。2023年广东能源葵潭农场光伏复合项目成功引入的惠来县帮扶资金共7000万元,合作后第一年地方即享受分红330余万元。
良姜在光伏板下茂密生长。
另一方面,为了让项目发挥更大能量,广东能源集团积极探索“新能源+”产业帮扶新模式,大力发展“光伏板下经济”,推动探索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自主种养+外部引入”方式开展光伏农业种养工作,其中阳江织篢农场光伏项目种植的火龙果面积约300亩,近两年累计产量超20万斤,获评“广东省农业光伏示范基地”;肇庆德庆光伏项目种植广藿香面积达到120亩,种植超10万株,每年可创收约60万至70万元;在揭阳惠来葵潭镇、湛江徐闻县等地,集团帮扶当地开展种植养殖面积超过1.3万亩,形成魔芋、火龙果、柠檬、高良姜等近30个“光伏+农产品”特色品种,通过新能源、新业态、新模式结合,有效助力当地实现土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增效三赢局面。
践行“益邦惠民”企业使命
支持特色帮扶产业发展
据了解,广东能源集团成立二十多年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2024年10月,广东能源集团累计捐赠各项帮扶资金约2.5亿元(其中自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确立以来,参加“6·30”活动累计捐赠资金1.89亿元),连续14年荣获“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荣誉。2021年起,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集团及12家省内管理单位共派驻帮扶人员27人,参与8个地市16个帮扶点乡村振兴工作,已实施道路和厕所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程超40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6000万元。
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广东能源集团注重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如大力推进以揭阳市乡村振兴线上精品馆等为平台的产业品牌推广项目,协助开发以智慧虾场、“鱼稻共养”为试点的惠民农渔业项目,以休闲旅游、海钓体验为特色的石沃亲海项目,以渔情街改造、文艺下乡为重点的文旅项目,协助“史记喜糖”制作技艺顺利列为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地方乡村振兴工作多点开花结果。集团对口帮扶的靖海镇葛山村在揭阳市乡村振兴考核中连续9个季度位列惠来县前三(其中7个季度居惠来县第一),并助力靖海镇在揭阳市第三批美丽圩镇创建PK竞赛获得“进步奖”。2023年,葛山村集体收入达75万元,较2022年增长6倍多。
消费帮扶方面,广东能源集团积极组织开展帮扶产品定向采购,助力揭阳、梅州、河源等地区帮扶产品进入“南粤分享会”等电商平台;加大定向采购消费帮扶力度,近两年消费帮扶金额超2000万元;积极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激发消费帮扶新动能,今年7月13日,在“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的河源市连平县开展“连帮能品”公益助农直播带货,当天线上直播销售鹰嘴桃等产品金额超50万元。
聚焦“能源兴业”目标导向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
自2023年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以来,广东能源集团将驻镇帮镇扶村有机融合,以“能源兴业”为工作总抓手,确立了“产业优、环境美、消费旺”的帮扶思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统筹谋划力度,取得较好成效。
在节能降碳发展方面,今年4月,广东能源集团成立了省属首家国有节能降碳公司,积极参与林业碳汇开发、建筑、工业节能改造以及低碳(零碳)园区建设,坚决扛起节能降碳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在助力广东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同时,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打造一个绿美示范点、一片能源青年林、一批支部共建树”行动,2024年荣获“绿美惠来生态建设贡献奖(金奖)”。今年7月,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以超400万元的价格竞得惠东县红树林碳汇开发权,是全国首笔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刷新全国红树林碳汇相关产品最高成交价格,善用碳汇资产助力“百千万工程”。
全国首笔红树林碳汇开发权签约现场。
在储能产业发展方面,今年11月,广东能源集团牵头成立注册资本金20亿元的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首家省属储能产业专业化平台企业,聚焦“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打造链主企业引领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定位,按照能源企业“保供电”本质安全要求,以“半固态/固态电池”为核心技术路线,推动打造链主企业引领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在探索产业帮扶模式方面,今年7月,广东能源集团与省委办公厅组建驻英德连江口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围绕“两条底线、一个创新、两个探索、三个提升”工作思路,将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有机融合,重点从产业项目、风貌改造和民生项目三方面发力,制定连江口镇能源整体规划、光储充一体化、学校教育提升等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千万元。同时,协助纵向帮扶县惠来、连平开展能源资源情况排查,按照“储备一批、推动一批、建成一批”的原则,分阶段开展抽水蓄能、光伏电站等能源类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额达121.06亿元。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展望未来,广东能源集团将一以贯之接续奋斗,践行省属国企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集团发展优势,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绿色、稳定、高效的能源支撑,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项目,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李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