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万山镇聚焦水资源保障,扎实推进海岛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保障海岛群众饮水安全,助力提升海岛旅游承载力,全面做好海岛发展“水文章”,努力做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品质三篇文章,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水活力”,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一岛一策,夯实“水安全”保障
万山海岛因岛域小,无河流、湖泊、过境客水,本地水资源全靠降水补给。
面对匮乏的淡水资源,万山镇全面调研评估大万山岛和东澳岛的现有水库资源、管网建设和水厂供水系统,实施“一岛一策”,谋划近期建设项目7项及中远期建设项目8项,计划投入3.93亿元,全面推动海岛水库扩容、供水厂、供水管网系统升级改造。
其中,推动万山岛大水坑水库(二级水库)扩建工程,预计增加库容5.85万方;实施东澳海水淡化厂,新增海水淡化能力达4000m³/d;实施渔村饮用水提标达标行动,通过水厂改造、管网延伸等措施,保障渔村群众饮水安全。
今年9月,东澳水厂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营,最大日供水能力由原先的1200立方米大幅跃升至3600立方米。
同时,与珠海水控集团谋划打造“水管家”管理模式,全面加强海岛供水、排水、管网、水库等供排水设施的管养,建立“水安全”保障长效管治机制。
多措并举,提升“水环境”质量
用水稳,还需排水净。为此,万山镇打好水域综合整治“组合拳”,多措并举提升水环境质量,构建人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目前万山镇海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全面实现镇村一体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座,包括东澳岛南沙湾污水处理厂、大万山岛污水处理项目和东澳岛东澳湾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规模合计超过1300m³/d,污水管网长度约为16km,污水管网铺设密度达10km/平方公里;已完成污水处理能力提标改造项目,将东澳南沙湾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确保出水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并实现100%中水回用功能。
推进南沙湾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建南村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入约5904.37万元,新增加约2000m³/d的处理能力。
加大海岛中水回用力度和企业循环水利用率,中水利用率达100%以上,主要用途为公厕冲刷与植被喷淋。加强海岛雨水积蓄利用,点状新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提高雨水利用率。
推动万山岛污水处理回用中心项目建设,实现资源节约、绿色发展的和美海岛新局面,预期达到用水稳、排水净的特点,提升“水环境”质量。
扮靓山海,做优“水生态”品质
海岛地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敏感,海岛植被一旦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为破解这一难题,万山镇投入400万元对万山岛、东澳岛总计约15公里的排水沟进行整治,建设挡土矮墙。
其中,投入约1860万元推动东澳岛边坡生态修复项目,针对东澳岛14处生态效益较差的道路边坡进行生态修复,修复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有序实施2023—2025年度万山岛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投入约172万元,种植降香黄檀、木麻黄、荷木等树植近4万株,优化提升442亩低质低效林。开展碳汇造林工程3个,总投资约277.2万元,累计生态修复1422亩,封山育林5067.5亩,完成220亩公益林种植及抚育工作。
积极开展镇村全域绿化提升行动,投入资金约716万元,种植小叶紫薇、勒杜鹃、椰子树等各类植物1.4万余株,满天星、金叶假连翘和五色梅等植被约1000平方米,新增绿化点位6个、新增绿化景观带约2.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500平方米,构造山海相融的空间格局。
目前万山岛、东澳岛植被覆盖率分别为89.50%和87.02%,这不仅有助于水土资源的涵养,还为海岛增添了诸多“浪漫绸带”,让海岛的景色更加迷人。
撰文:谢静怡
通讯员:李伟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