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万千气象看广东·‘百千万工程’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清远。作为该系列活动的第五站,中央及省市媒体、网络达人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北江生态经济带,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风貌、探粤北产业有序转移新篇章。
小镇长“五谷”
客来水头,“水头模式”推广如火如荼
街上整洁有序,一栋栋建筑物错落有致,外立面不仅崭新而现代化,还保留了青砖黛瓦的岭南风韵;村中一条条平整的沥青道路延伸开来,魔芋种植基地连成广阔一片,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科研人才走进田间地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技术帮扶下,镇卫生院争创全省一流中医药特色基层卫生院,建成水头国际医养中心……
这样的情景,来自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曾经的水头镇,圩镇由两条狭窄老街构成,楼房老旧、电线杂乱,水稻、砂糖橘、鹰嘴桃等产业薄弱且凋零,农村就业机会少,人口外流严重。
近年来,佛冈县重点支持水头镇村建设,充分发挥省纪委监委牵头驻镇帮镇扶村资源优势,借助市领导大抓“百千万工程”落实挂点县、镇责任制,推动医养中心、魔芋基地、圩镇改造、美丽河道等50个重点项目落地,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特色产业蓬勃兴旺,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据统计,水头镇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1%,常住人口增长12.1%,吸引超3500 名群众返乡就业创业,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其中,多元化的“五谷”产业,全面激活了水头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魔芋打造“魔谷”,利用农光旅项目打造“光谷”,建医养中心打造“药谷”之余,水头镇还着眼农文旅产业,建设首期580亩艾草种植林,打造“艾谷”;借助邻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设立智慧农贸交易中心,打造“E谷”。
“目前佛冈县魔芋种植面积达1.5万亩,清远已经制定了魔芋产业的有关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市魔芋种植面积将提升到5—10万亩的区间。”水头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冯钰海介绍,“当前市内外不少领导带队来到水头开展交流、调研及培训,了解水头镇各项产业的发展情况、乡村建设经验,尤其是深入调研水头镇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10月底,清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推动各地认真学习借鉴“水头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强县促镇带村新路径,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无论是‘五谷丰登’,还是各大项目的发展,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运营,正是‘水头模式’的应有之义,省内外已有多批干部前来我们这边学习交流。”水头镇乡村振兴总运营丁涛说,其所在的水头镇乡村振兴培训学校由原桂元小学改建而成,可满足教学、食宿接待、创业孵化和项目路演等,在当前“水头模式”的推广中也勇担重任。“不同于以往单向灌输的讲课授课模式,我们创新运用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的方式让学员沉浸式感受水头之变,用沙盘模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洼地”筑“高地”
动能澎湃,凭“清远成本”享“广州服务”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位于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地处广州1小时生活圈。为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广州开发区与佛冈县政府于2018年1月12日签署《广州开发区与清远市佛冈县共同开发佛冈汤塘园区合作协议》,采取“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进行合作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对标广州开发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实现“办事不出园,服务零距离”。
园区总规划面积25.9平方公里,坚持对标广州开发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创服中心、邻里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建设,已建成便捷的园区路网,所有动工企业项目地块实现通水通电;移动信号、通信网络已全面覆盖园区;燃气管道覆盖已投产使用的企业。截至2024年5月,广佛(佛冈)产业园在建项目共24个,其中在建的房建项目15个,监管建筑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市政配套项目9个。
广佛(佛冈)产业园经济发展局分管负责人谢远航介绍,园区秉承现代产业体系、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发展的理念,规划编制了《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了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美妆日化四大产业,目前已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286亿元。
广东材料谷是中创集团旗下的新材料产业生态服务平台,以“产业集群×产业金融×产业数智化×产业服务”为创新模式打造的新材料产业生态,联合高校建立博士实习基地,引入博士人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科研人员,储备技术骨干人才梯队。目前有6家企业投产,8家企业装修;预计项目整体投产后总产值约10亿元,总税收达3300万元。
“企业落户佛冈首先是因为区位优势,其次是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广东材料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刘婷宜介绍,佛冈县与广州从化交界,区位优势明显,生产管理成本较低。广清推动交通、产业和营商环境一体化,企业在清远就能享受到“广州服务”,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前来投资布局。
一江连“一带”
北江水韵,“黄金水道”崛起文旅新热点
清远旅游客运码头项目地处清远市核心区域,位于伦洲大桥下游、北江南岸。项目顺岸布置10个300总吨的泊位,为适应远期停靠大型船舶需要,结构均按1000总吨设计,整体规划为清远北江旅游客运母港、北江地标性建筑,目前为广东省最大内河客运码头。项目年设计通过能力240万人次,预计到2025年,将有超200万游客通过这座旅游客运母港,进一步领略北江的秀美风光以及山水清远的蓬勃生机。
除了北江南岸,放眼北岸,清远市区交通整治综合码头(一期)项目将新建凤城广场旅游码头、飞来寺旅游码头、飞霞旅游码头、飞霞渡口旅游码头四个码头共18个客泊位,其中凤城广场旅游码头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随着该项目开展,北江的旅游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南北呼应,进一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需求。
2023年底,“广州珠江游”与“清远北江游” 的联动备受各界瞩目,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广州塔公司,携手清远旅游集团在广州海心沙东区码头举行海心沙红船码头启航暨清远北江游签约活动,两地以“江”为媒,助力广清发展合作升级。
一批批游客在码头购票,验票完毕进入游船,坐在餐桌旁“饮早茶”、赏美景……北江生态经济带有了更多“新玩法”,清远旅游集团北江交旅公司与辖内知名餐饮老字号步步高酒店,联手打造了水上茶居文旅体验项目,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叹茶”,还能欣赏北江山水、感受清远生态美景。
“清远北江游的管理运营模式进一步借鉴珠江游经验,例如北江游‘水上茶居’项目自今年10月8日开始试运营以来,我们客服每天都会接到300多个咨询电话,市民游客对北江游热情高涨、一票难求。”清远北江旅游推介官卢山介绍,北岸的凤城广场旅游码头也会推出“水上茶居”项目,未来还会谋划推出清远鸡等五大百亿农业展销船、结合年轻人喜欢的业态推出咖啡厅等。
北江清远段干流约166公里,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农业、旅游资源,随着清远北江加快打造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率先“上线”的北江日游、夜游及南岸公园“夜经济”,进一步丰富了“北江游”产品体系,在当地掀起新一轮旅游热潮。项目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守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确保江面清洁、亲水安全。
卢山说:“明年五一前,我司还会下水两艘三层的大型纯电动游船,载客量更大、体验更舒适、同时更清洁环保,可以满足水上宴席、水上婚礼等更高需求,给广大市民游客更多选择。”
南方+记者 陈国飞
通讯员 郑文浩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