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下称“中国航展”)在珠海正式拉开帷幕。经过30年发展,中国航展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今年举办的这届航展,更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和往届不同的是,这届在“低空经济元年”举办的航展首次开辟了“第二展区”,集中展示当前无人机和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装备的新成果、新场景、新业态,助力展会呈现精彩的“空、天、海、陆”全景化展演。
作为东道主,“珠海身影”在这场家门口举办的盛会中频频亮相,在中国航空航天的“无人江湖”搅动一池春水。依托中国航展、亚洲通航展的“双航展”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珠海为低空经济企业打造出一片广阔蓝天。
侦查无人机子系统。钱文攀 摄
全景化
“黑科技”海陆空全面亮相
在本届航展的第二展区,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的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这辆“变形金刚”般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就自动把飞行器从陆行“母舰”中释放出来。随后,飞行器缓缓起飞,在音乐的配合下在空中起舞,首次展示了“低空直线加速”“螺旋上升”“匀速降高”和“精准降落”四大飞行科目,全程采用自动驾驶。
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在航展现场介绍,这是小鹏汇天首创的车载自动分合结构,可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钥匙一键操控,仅需要5分钟时间,就能把“飞机”装进汽车,以及把“飞机”从汽车中自动释放出来。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首次开辟的第二展区在珠海斗门莲洲同步开幕,吸引了多款无人机、无人船在此“首展首秀”,于水天之间带来颇具科技感的全景化展演。
在斗门虎跳门水道,大型无人作战艇“虎鲸号”首次实舰公开展示。“虎鲸号”总长58米、型宽23米、型深4米,续航能力超4000海里,是一款高速隐身的500吨级水面无人作战装备。
一边是不怒自威的“水中霸王”,另一边则是劈波斩浪的无人艇编队。
由珠海本土企业云洲智能无人艇编队上演的“激浪追击”,以更丰富、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形式,展现无人艇编队多样化任务能力,漂浮目标冲击爆破、动态目标阻击拦截、漂移过弯、高速回旋等场面精彩纷呈,引发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无人系统是现代科技的一颗明珠,涉及硬件设计、传感器集成、智能算法、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众多专业领域。海、陆、空一体的全新动态化演示格局,不仅让观众获得更直观、更震撼、更沉浸的观展体验,更展示了我国无人系统在海陆空天电装备上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和巨大潜力。
生力军
珠澳企业各显身手翱翔“低空”
为无人系统精心打造新展区的珠海,也不仅只将目光瞄准两年一届的航展,这背后还有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深远布局。
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珠海拥有2个A1类通用机场、3个备案通用机场、11个起降点和省内唯一在用的通航飞行服务站(FSS)。
以第二展区的所在地珠海斗门区为例,珠海莲洲机场是目前全市唯一具有低空试飞条件的场地,飞行高度可达900米,飞行空域达500平方公里,可以满足低空飞行器试飞试验需求。
珠海正积极推动将莲洲机场打造成为珠海市首个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验证基地,完善低空实验、无人机检测、无人机驾驶培训等配套服务,形成对低空产业的吸引力。
“我们在展会上斩获了近8000万元订单!”航展上,鸿鹏航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这是公司第二次参加中国航展,航展期间将带来五款产品,均具备业内首创意义。
鸿鹏航空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发、生产和维修保障业务。2024年鸿鹏航空珠海基地正式落户斗门大横琴5.0产业新空间,成为斗门首家低空发动机企业。
“低空经济蓄势高飞,其关键是适航、低成本的通用航空动力装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成立以来,鸿鹏航空探索“引进消化—正向研发—国产化”路径,成功推出了D系列重油活塞发动机、G系列汽油活塞发动机、TP系列涡桨发动机和E系列混合动力系统,可为各类通航低空作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动力装置解决方案。
珠海临近港澳,无论是在跨境空域协同管理、跨境物流通道还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方面的经验,都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航展前夕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领域专业赛上,澳门企业高乐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无人机+旅游”共享航拍系统获奖,该产品让旅客享受到独特的航拍“打卡”体验。公司首席执行官黎子健表示:“港澳地区的科技公司把握低空经济机遇,可以立足港澳开拓大湾区广阔市场,同时辐射葡语系国家,推广创新应用场景,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成果和潜力。”
当前,珠海在航空航天、通用航空、无人机等领域共有78家相关企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重点企业包括整机研发制造企业如中航通飞、天晴航天航空、双捷科技、紫燕无人飞行器、海鸥飞行汽车等,配套支撑企业如飞拍科技(无人机机巢)、云洲智能(无人船)、纳睿雷达(相控阵雷达)、航宇微科技(卫星芯片)等。其中规上企业22家,2024年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64亿元,同比增长27.95%。
谋新篇
构建新型协同管理模式
每届航展上,新装备、“黑科技”始终是最吸睛的看点。但飞入“低空”,装备只是第一步,如何构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和管理体系,是目前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低空经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市场和企业的力量,加快构建政府主责、行业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组织的新型协同管理的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杰表示。
陈志杰院士进一步介绍,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打好“底盘”,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随着飞行复杂度不断增加,运行环境的管理能力、硬件基础能力、规则适应能力要随之不断成长。其次要关心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低空管理环境方向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要基于安全前提,关注规则变化,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珠海作为全省发展低空经济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珠海在平台建设、产业培育、场景开发等多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开创了低空经济发展新局面。
今年以来,珠海依托现有7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联合国企、高校等资源,组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进一步加速上下游资源聚集。目前,亿航智能海岛低空经济无人机项目、品程航空飞行科技研学基地项目等9个低空经济项目已签约落地,重点在谈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60.65亿元;分别与中航通航、亿航智能、大疆天勤科技等11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做实低空经济“集聚区”。
近日,珠海市低空立体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2.0版正式发布。据悉,2.0版系统实现了全海域的低空管理,包括珠海市主要海域空域监视、RTK高精度导航覆盖、航展区及主要海域300米以下低空通信覆盖等。
10月29日,珠海上和科技与珠海低空投联合在珠海九洲机场使用2.0版系统进行全国首次港珠澳无人机跨境融合飞行测试,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2.0版系统在跨境超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也代表着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
南方+记者 张紫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