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八院,时长共1分25秒)
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院长陈燕铭接受采访时表示,八年来,医院医教研齐头并进,取得跨越式发展,不仅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还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外地患者前来就医。
陈燕铭透露,医院正建设国际诊疗楼、八卦岭院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验室也预计在今年启用,构建“顶天立地促健康”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
60余位中大名医常态化出诊
2016年,中山大学与福田区签约,通过区校合作共建的模式,将原福田区人民医院纳入中山大学管理体系,成为附属第八医院。陈燕铭表示,中山大学按照“双一流”建设部署,“举全学校之力、聚各附院之贤”,重磅打造附属第八医院。
八年来,中大八院引进100余位学科带头人、专家、青年骨干,实现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全面提升。至今,医院现有院本部和32个社康中心,有职工2600余人,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床位数1300余张,骨科、心血管内科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陈燕铭指出,医院坚持医疗民生为本,发挥中山医科平台优势,上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辖老百姓家门口最近的社康中心,建设中大名医诊疗中心。目前,60余位中大名医常态化出诊,市民不出深圳即可看中大名医。
2023年,中大八院医疗服务量较2017年增长66%,体现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的三四级手术量增长323%。同时,医院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患者满意度提升工程,在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前茅,形成良好的口碑。
“如今,看病总爱往外地跑的深圳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留在中大八院,还有不少外地患者‘打飞的’来这追名医看大病、看难病。”陈燕铭说,以中大八院为代表的深圳医疗质量的显著提升直接带来了老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将建设5G+AI慢病管理示范区
作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大八院是医学院建设重要支撑和高水平、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陈燕铭表示,将利用中山大学医科的优势资源,努力提高深圳市解决疑难和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大八院建立完善的本科-研究生-住培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有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87人,累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00多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大八院获批广东省辅助循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全省骨科疾病领域唯一被认定单位——广东省骨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医院获批各级各类纵向项目693项,合同获批科研经费超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批97项,位于深圳市医疗机构前列。
据陈燕铭介绍,未来,中大八院将重点建设创伤及骨病学科群和心脏及代谢病学科群两大学科群,做大做强大数据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和转化研究中心三个支撑平台,依托32家社康建设5G+AI慢病管理示范区。
当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中大八院也参与其中。陈燕铭透露,将联动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做大做强设在河套的实验室,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国际诊疗中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撰文:李嘉耀
剪辑:麦俊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