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五届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决赛在东莞滨海湾新区举行,香港中联办、广东省委港澳办、省财政厅、澳门财政局等部门领导出席,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参赛,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粤港澳三地会计界专业人士等近400人参与。
这群大学生有何能耐,把多个部门、行业大咖都吸引来了?
活动规格高不高,先看组织单位。自2017年开展,粤港澳高校会计商业知识竞赛至今已到第5届,每届竞赛活动均得到当地政府、高校、行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本届由香港中联办行政财务部、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广东省委港澳办、省财政厅指导,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主办,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会计专委会承办,由东莞市委台港澳办、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会计师公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协办。
不仅部门多,业界力量也多。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香港商界会计师协会、香港青年会计师发展交流协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本次竞赛的支持单位。
放眼现场,满目皆是“黑色西装”。台上的学生选手意气风发,自信展现对粤港澳三地会计经济及财务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见解。
可以说,竞赛活动已成为当地高校商业财会学子交流互通的重要平台,释放出了大湾区招揽培育会计人才的强烈信号。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市场主体过千万、有多个证券机构,跨境贸易投融资规模全国最大,对高质量会计专业服务有很高的需求。同时,国际经济经贸往来和跨境资本流动,对跨境办理审计合作及监管等提出了新要求。
广东省委港澳办副主任黄锻炼表示,广东把“中央要求”“港澳所需”和“广东所能”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推出支持就业创业“政策包”,鼓励青年人才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阶段作出贡献。
“省财政厅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注册会计师行业交流合作,为推进湾区一体化‘软联通’贡献专业力量,助力大湾区会计人才高地建设。”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钟凯表示。
近年来,广东省财政厅推进动作频频,包含开办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人才高端班,推动三地会计专业团体联合开展行业青年高端人才培养,培养近百位“湾区通”人才,通过“展翅计划”组织发动广东省头部会计师事务所为跨境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等等。
部门“星光闪耀”,高校也“神采奕奕”。
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共9所高校的参赛学生,通过风采展示、抢答题、风险题等环节“秀肌肉”,为大家呈现了一场你追我赶、紧张刺激的精彩大赛。
高校学生为什么会积极参加?他们看中的,是“被看中”的可能性,是难得的锻炼和交流。
据透露,本届竞赛现场就坐着各大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可能会现场挖人,提供实习机会。”
“非常荣幸能参加到这次比赛,跟各地高校能交流互动,了解到内地与港澳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差异和共同点。”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范珂瑜和队友一起获得了亚军,感到受益良多。
香港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陈仕乐告诉记者,参加比赛的初衷是了解更多内地的会计准则知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情况,未来将会把自身学业事业与湾区发展相融合。
除了会计专业知识,大湾区更是学生们关心的热点,也是部门地方、业界的考验重点。
从出题内容来说,既有粤港澳三地的会计准则差异、财经新闻热点,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业人才交流等话题,让粤港澳高校学子从政策解读、专业技能等方面较量,从中发掘各地区会计服务特色,寻求互通共融的合作方式。
“其中一个目的是让更多港澳学生对大湾区以及内地有更多的了解,今年设计了一些新题目,比如大湾区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三地政策的衔接和联通,希望学生们的报告研究和交流,能为行政部门提供一些灵感和建议。”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杨朝峰。
作为“东道主”,东莞此次还安排了参访交流,参观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滨海驿站、vivo全球智能制造中心等地,感受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以及东莞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次竞赛既能让粤港澳三地青年在专业知识层面碰撞出火花,又能让三地青年在参观交流中增进友谊,了解当地城市特色、历史文化。我们将一如既往提供热情贴心的服务,欢迎更多粤港澳青年来东莞就业、创业、生活。”东莞市委台港澳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陈琬莹
摄影:刘婉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