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入选全省创新案例,化州“代表联络站”经验新在哪?

南方+

近日,第七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公布。由茂名化州市人大常委会申报的“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在人大常委会工作中的作用”项目,入选全省12个创新案例之一。

二次入选创新案例

省人大办公厅在公布评选结果时,列出了化州项目入选的理由:通过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对人大常委会议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增强了代表履职实效,有效拓展了人大常委会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渠道和形式。

记者了解到,这是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开展以来,化州“代表联络站”相关项目第二次入选创新案例。

2017年,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在茂名市率先创建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四阶段工作法”。2018年,化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四阶段工作法”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联络站代表调研乡村。

“今年再次入选全省创新案例的‘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在人大常委会工作中的作用’项目,是在‘四阶段工作法’后的又一探索创新。”化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经不断总结提升,代表联络站有了新的工作机制: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议题前,先由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代表围绕议题开展视察调研、广泛听取群众心声,形成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室)经过汇总梳理、分析提炼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形成审议意见,再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最后将办理结果向各代表联络站反馈。

新工作机制有四个优点:一是增强了监督刚性。经过上下联动,拓宽了常委会议题的广度和深度,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常委会会议转化为审议意见,常委会相关工委(室)跟进监督,提高了办理实效。二是代表履职更加精准到位。人大常委会的议题关系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代表围绕常委会议题依法履职,不仅拓宽了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渠道,也提高了履职能力,激发了工作热情。三是提升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效能。人大常委会对联络站的联系指导更加紧密,推动联络站强化“三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作用。四是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群众的呼声通过代表反映给人大常委会,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需求,实现了“民呼我应”。

力促代表善为有为

代表联络站搭起人大代表履职新平台,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

今年以来,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相关议题时,共收到全市133个代表联络站2137名五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102条,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民生福祉、社会治理、政府债务、发展与安全等方面。一条条接地气、贴民心的意见建议,反映了群众的真实心声和热切期盼,为人大常委会形成审议意见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认为,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丰富了基层民主形式,改变了以往人大监督“由上而下”安排的做法,用鲜活的事例证明了“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人大代表廖志略(后排右二)到化橘红种植户家听取意见。

去年,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化橘红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时,吸纳了包括廖志略在内的化州市化橘红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各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立法保护化橘红”的建议。之后,多级人大常委会协力推动,《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通过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化橘红现已发展成为茂名农业特色产业“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强引擎。目前,化橘红还纳入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打开了食药两用开发的广阔空间,正向着千亿产值目标加快发展。

代表联络站也增强了代表“亮身份”的参与感、获得感,推动代表更加善为有为。

省人大代表、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党支部书记彭子玲通过联络站组织的调研活动,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广泛收集了群众对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的意见,凝聚起绿美生态建设的合力。

绿美新塘。

如今,“有喜事来种树”成为新塘村乃至新安镇的新风尚,群众有嫁娶、生日、进宅、升学、开业等喜事纷纷到“五边”“四旁”见缝插绿种树。今年以来,新安镇已开展24期“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主题绿化活动,美化镇、村干道39公里,种植各类树木超2万棵。

“代表联络站能最大限度反映民情、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共识,让党的主张和群众的真知灼见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推动解决本区域的大事、要事、难事。同时,也激发代表履职热情,让代表更好发挥参与管理地方社会事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作用,让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成效可触可感可及。”化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 曾楷瑞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