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中东有多“热”?!|视界

南方+

“转机航班、行李服务、欢迎来到利雅得……”甫一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识令人印象深刻。

当旅客需要中文服务,毕业于沙特国王大学中文系的萨拉或另一名同事会适时出现。

在沙特利雅得机场里,中文成为“驻场语言”,随处可见清晰的中文标识。

在沙特利雅得机场里,中文成为“驻场语言”,随处可见清晰的中文标识。

入夜后的迪拜地标哈利法塔下游人如织,塔上打着其开发者的中文名“伊玛尔”。

入夜后的迪拜地标哈利法塔下游人如织,塔上打着其开发者的中文名“伊玛尔”。

入夜,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上打出哈利法塔开发者的中文名“伊玛尔”,塔下挤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走进迪拜最大购物中心(Dubai Mall)那些国际知名品牌专卖店里,几乎都能遇见一名会讲中文的店员,他们往往来自中国,同时能用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与世界各地的顾客沟通。而在中餐馆,外籍员工能用地道的中文报菜单和介绍菜品。

近年来,中文热在中东国家成为社会现象并受到媒体的高频关注。

迪拜购物中心里的“唐人街”中文霓虹灯广告牌绚丽夺目。

迪拜购物中心里的“唐人街”中文霓虹灯广告牌绚丽夺目。

在阿联酋和沙特官方大力推动中文教学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两国的大学中设置中文系的学校数量不断攀升,民间中文教育机构也迎来发展的春天,中文课程还被引入国际学校,成为吸引生源的时尚。

5岁的印度小朋友乌玛对中国书法很感兴趣。她参加了10月在迪拜一所国际学校里举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跟着从广东来的老师学写汉字。

5岁的印度小朋友乌玛对中国书法很感兴趣。她参加了10月在迪拜一所国际学校里举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跟着从广东来的老师学写汉字。

在沙特和阿联酋,不同身份人士都可以根据情况找到学习中文的地方。

在迪拜生活超过30年的阿联酋华侨华人联合会代主席徐小平说,2000年以前这里中国人不多,也很难找到学习中文的地方。

在沙特吉达智慧宫中文教育学院,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祈悦(左一),给爱里(左二)和她的兄弟姐妹上中文课。

在沙特吉达智慧宫中文教育学院,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祈悦(左一),给爱里(左二)和她的兄弟姐妹上中文课。

沙特苏尔坦亲王大学学生阿满在白板上写了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中文词:龙、信心、家庭。 刚开始学中文的他还计划明年申请前往深圳大学当交换生。

沙特苏尔坦亲王大学学生阿满在白板上写了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中文词:龙、信心、家庭。 刚开始学中文的他还计划明年申请前往深圳大学当交换生。

现在,阿联酋有了第一所中文国际学校,还有不少中文学习机构可供选择,当地孩子则可以直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中文教育。

就业市场也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

沙特企业十分重视中文培训和中文人才培养。在中国港湾中东区域管理中心,来自不同岗位的外籍员工利用午休时间学习中文。

沙特企业十分重视中文培训和中文人才培养。在中国港湾中东区域管理中心,来自不同岗位的外籍员工利用午休时间学习中文。

无论是就职于国际公司、中资企业、大型商城,还是从事跨国贸易,对专业人才而言,精通中文为其职场竞争强大赋能,甚至在一些地区,会中文的职场人士收入在同行中处于最高水平。普通大学毕业生会中文收入也可以提高20%—30%。

从社会面看,接触中文、学习中文的机会已经从稀缺转变为普及,而在职场,具备这一语言优势的人才仍然奇货可居。

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中国机遇的吸引力和中东社会对中国市场未来的看好。

21岁的伊朗人阿苏学习中文多年,今年他在迪拜一家中餐厅应聘做服务员。因为他掌握流利的中文,他还承担翻译、收银以及管理等工作。

21岁的伊朗人阿苏学习中文多年,今年他在迪拜一家中餐厅应聘做服务员。因为他掌握流利的中文,他还承担翻译、收银以及管理等工作。

HSK5级的胡达作为沙特利雅得中文水平考试考点的本地员工,主要负责招生和翻译的工作。她坦言自己很享受与中国人共事的工作环境。

HSK5级的胡达作为沙特利雅得中文水平考试考点的本地员工,主要负责招生和翻译的工作。她坦言自己很享受与中国人共事的工作环境。

“中文是未来语言。”萨拉这样说。记者在阿联酋、沙特几个城市遇到的中文学习者,几乎都这样说。

一个十分普遍的观点是,“中文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学会中文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文字:南方+记者 林旭娜 王瑾 彭奕菲 辛腾旋

设计:潘洁 谭唯

编辑:龙达洋

校对:冯志坚

统筹:林旭娜 张由琼 王瑾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