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在广州启动,报名通道已开启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11月8日,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下称“大会”)启动仪式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举行。大会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高中、大学生以及来华留学生、海外留学生开展,搭建一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海内外交流的平台。

目前,大会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选手可通过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旗下40余个城市分校、中国教育电视台官网或搜索“CN Stories”微信小程序参与报名。

图2

根据报名情况,大会将把报名选手分成高中组、大学组、来华留学生组和海外组。高中组和大学组选手赛程分为城市阶段、省级阶段、区域阶段,来华留学生组依次对应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和中外青少年展演阶段,海外组则将通过在海外名校开展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盛典系列活动进行选拔,经过各阶段展示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将于2025年6月进行最后的中外青少年展演。

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更为世界理解和接受?青少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学生们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了分享。

连续四届担任大会评审的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一直观察和记录着中国的发展。他两次环游中国,前后相隔25年,见证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他游历的足迹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最北端黑龙江,他遇到了使用驯鹿的鄂伦春人;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他第一次见到神奇的“穿青人”……他始终根据自身经历,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他认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注意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或道具来提升故事的吸引力。而在题材选择上,个性化的故事或许更能打动听众。

图2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徒莲妮目前就读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在高中时她就开始学习中文并喜欢上中华文化。在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中,她就根据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和岭南地区传统舞蹈钱鼓舞的故事,获得来华留学生组“超越之星”的奖项。在她看来,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应是自己感兴趣并实际体验过的。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学生李国栋曾在上一届活动中用英语讲述了“囊萤映雪”的典故,获得高中组“传播之星”奖项。“很多外国友人对这个故事和其中涉及的人物并不熟悉。”李国栋说,用英文讲故事时,并非要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是要清晰表达出核心内容,让大家直接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精神。

现场,李国栋与徒莲妮等大学生代表们一起向全球青少年发出“为中国故事代言”的倡议。据主办方介绍,大会自2020年1月启动,已相继在北京、西安、天津、福州四地举办启动仪式,共吸引110余万中外青少年报名参与,其中包括来自1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来华留学生。他们通过中国故事这一载体,用朗诵、演讲、戏剧独白以及中华才艺等方式,表达中外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大会鼓励各地青少年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家乡故事、地方故事,更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大会发起人、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胡敏表示,今年大会启动仪式落地广州,是希望能从广东这片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的热土上全新出发,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暨南大学肇始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校长邢锋认为,此次大会在暨南大学启动,将为学校进一步做好文化传承和国际传播工作启发新思想、拓展新认知。

图2

“我们期待与诸多专家携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努力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邢锋说。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谢望海 记者 陈伊纯

图片来源于暨南大学

编辑 钟烜新 张志超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