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新办好“一老一青一小”民生实事,建设“全龄友好”幸福家园

南方+

2024年以来,增城区中新镇突出党建引领,聚焦群众诉求,汇聚多元力量,谋划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165个,用心用情办好“一老一青一小”民生实事,提速建设“全龄友好”幸福家园,推动实现“老有颐养、青有所属、幼有善育”。

聚焦“老有颐养”,托起幸福“夕阳红”

立足老年人口基数大的镇情实际,持续改善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环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延伸。9月,中新镇携手中新医院建成健康驿站,动员家庭医生每月驻点进站至少2次,常态化提供上门巡诊、慢病随访、健康干预、康复指导等医养结合服务。截至目前,家庭医生进站服务老年人约110人次。

山水城社区“健康驿站”

紧扣镇域老年人活动阵地覆盖不广、功能不优等问题,2024年中新镇实施“银龄友好”活动空间升级改造微实事项目6个,大力打造集养老服务、学习教育、议事协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阵地。其中,山水城社区携手物业盘活小区废旧厂房,建成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中心内设置图书阅览室、棋牌娱乐室等功能分区,新增多媒体设备、老年人康复器材等硬件设施,全面满足老年人“文化有阵地、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的服务诉求。

老年人在活动中心阅读书籍

聚焦“青有所属”,绽放成长“骄阳美”

聚焦青年文化交流、就业创业需求,中新镇推进实施“打造中新青年文化街项目”,规划用地约2000平方米建设集特色餐饮、娱乐休憩等于一体的品质型街区,设置特色摊位168个,为中新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展示自我的平台。

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青年成长成才平台,引导30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集结一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其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周末公益课堂系列活动,鼓励青年志愿者发挥光热,开设编程科普体验、绘画唱歌等各类趣味课程,“点亮”辖区青年儿童缤纷周末。

福和社区积极链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资源,动员高校学生发挥自身所长,实施旧墙美化亮化“民生微实事”项目,制作特色文明墙绘超100平方米,为街头巷尾增色添彩。乌石村广泛汇聚镇“双百工程”社工站、广州铁路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力量,发动青年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爱心义修,政策同行”便民服务活动,成功帮助村民维修故障电器20余件,推动便民服务更精细、更全面、更贴心。

聚焦“幼有善育”,呵护初生“朝阳气”

坚持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放在突出位置,提速建设儿童友好城市,2024年,中新镇入选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建设成效明显的镇”,是广州市获此殊荣的3个镇街之一。

中新镇坚持建强做优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组建“衷心”护苗专业服务队12支,2024年开展安全倡导活动8场、普法宣传活动10场、青少年心理建设支持活动12场、未成年人义诊服务3场、公益夏令营和公益课堂6期42节次,累计服务超10370人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多元化发展。

中新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聚焦困境儿童“拥有舒适的学习空间”的愿望诉求,创新实施“一平米改造”民生项目,筹集爱心款项1.68万余元,向48名困境儿童捐赠书桌、椅子、台灯、文具盒等爱心物资,改善提升儿童学习空间,用心呵护儿童成长成才。

针对镇域儿童文体“硬设施”不够完善问题,2024年全镇实施“家门口”文体乐园升级改造微实事项目37个。其中,濠迳村投入2.6万元修缮书画室瓦面屋顶约300平方米,邀请“羊城好乡贤”汤定武返乡开设公益性书画培训班,提升村社约235名儿童的文化素养。

“羊城好乡贤”汤定武返乡开设公益性书画培训班

霞迳村盘活村内文化娱乐广场的闲置空地,动员爱心企业、乡贤能人捐资赠款7.6万元支持秋千、健骑机等活动器材购置,耗时一个多月建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儿童小乐园,满足210名儿童的游玩锻炼需求。

南方+记者 李鹏程

来源 增城融媒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