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在DRG指标体系中,云浮市人民医院的CMI值在全省162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排第29名,处于同级医院的上游水平,而费用消耗指数排第15名,时间消耗指数排第20名。
“这说明医院在全省同级医院中平均医疗费用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医疗效率较高。”云浮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CMI值即病例组合指数,是国际公认的代表医院诊疗病例的技术难度及收治疑难重症的能力的重要指标。收治疑难危重病人越多,则CMI值越高,排名越靠前。
数据证实,云浮市人民医院的疑难与危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这得益于云浮市人民医院在急诊急救体系上的深度探索与全面革新,特别是“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积极推进与建设。
近年来,云浮市人民医院五大救治中心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2018年,该医院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评审认证;2023年6月成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11月成为“房颤中心建设单位”,12月再次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2019年5月,该院被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成为粤北地区首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23年12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在高级卒中中心基础上正式成立脑科中心,进一步擦亮脑疾病诊疗服务品牌。
2023年,产科重症监护病房、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均投入使用,获市卫生健康局专家组评审通过成为云浮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云浮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24年5月,该院通过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验收。借助云浮市首个5G+急诊急救应用平台,通过院前、院内医疗资源协同及无缝衔接,实现尽早诊断及精准救治。
“就在前不久,我们接诊了一位颈部血管受伤并休克的患者,依托5G+急诊急救应用平台,无缝对接创伤中心绿色通道,为患者铺设了一条生命救援的高速通道,成功挽救了生命。”云浮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先到”高效救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云浮市人民医院近期实施了云浮首例清醒状态下的ECMO,生命支持技术方面再次实现了质的飞跃。自2020年10月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云浮地区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共开展ECMO病例117例,救治成功率达到ELSO全球平均数据水平,ECMO救治网络覆盖全市。
7×24小时快速响应,重症医学科团队到外院为患者实施ECMO并接回医院治疗。
据了解,五大救治中心以急诊科为入口和纽带,专注于应对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为患者提供快速、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云浮市人民医院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整合多学科力量,优化流程完善救治体系,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建设信息化平台,打造了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有效降低区域重症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我院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全面提升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救治服务,保障本地群众‘足不出市’可得到危重症疾病的有效救治,增强百姓看病就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云浮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