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团参观广东省潮剧院潮剧博物馆,学习潮剧历史。
外国网红试穿潮剧服饰,与优秀青年潮剧演员互动交流。
参访团记者体验手打牛肉丸。
参访团考察汕头纺织服装产业。
许多人第一次见到机器人跳英歌舞,非常好奇。
参访团体验玩具足球赛,赞叹连连。
参访团采访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
Amina是一位摩洛哥自媒体博主。当她踏入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时,不禁惊愕于眼前的景象——故居中的一些墙壁贴砖、门窗装饰和地砖,竟然与她家乡摩洛哥的建筑风格惊人相似。
11月1日,汕头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来自全球20多家境外媒体和近50位中外记者、“网红”,共同参与了为期五天的“穿越山海瞧见美好——2024侨乡汕头”参访活动。Amina就是参访团一员。
Amina深入了解后才得知,陈慈黉故居是20世纪初潮汕建筑造型和工艺独一无二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故居使用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单是进口的瓷砖,式样就多达几十种,虽历经百年沧桑,花纹色彩依旧鲜艳夺目。Amina说,这里的每个地方、每座建筑、每幅画面都有故事。
逛小公园、看潮剧、探访侨宅、近距离感受“中华战舞”英歌舞传承、体验手打牛肉丸……五天的行程丰富多彩,参访团深入挖掘潮汕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在广东省潮剧院潮剧博物馆,50多名中外记者、“网红”共同了解学习潮剧历史,观看经典潮剧展演,试穿潮剧服饰,与优秀青年潮剧演员互动交流。
“我们很喜欢潮剧的戏服和头饰,潮剧与西方戏剧很不一样,如果在其他国家宣传潮剧将会非常成功。”Amina和另一位来自伊朗的自媒体博主Mita认为,把潮剧文化推广到世界是让世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希望通过这一艺术之窗,让更多人认识潮剧,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海外华侨来说,此次汕头之行不仅是一次重温乡愁的旅程,更是他们加深与故乡情感联结的纽带。马来西亚资深媒体人、《光华日报》副总编辑易雄在汕头看到熟悉的豆酱和乌橄榄,过去的记忆不禁涌上心头:“我妈妈是潮汕人,她经常用潮汕的豆酱和乌橄榄做饭……这里的一切都很有妈妈的感觉。”
在老妈宫戏台听到潮剧的声音,《欧洲时报》北京代表处主任马林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家”的共鸣。他希望把潮剧发扬光大,为全球的华侨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瑰宝。
中外媒体人还深入考察了汕头的纺织服装产业和玩具产业,见证了这座城市“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一场机器人英歌舞表演震撼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香港中通社记者董钰婕首次目睹机器人跳英歌舞,她表示:“这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创新案例,未来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外国友人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文:南方+记者 谢嘉龙
图:GDToday记者 潘嘉俊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