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逐渐变大,血压频频波动,是时候学会在家正确测血压了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订阅

虽说广东的冷得晚

但毕竟已经11月了

想必各位街坊还是能感受到

天气日渐转凉

昼夜温差变大

每到转凉的时候

血压就会频频波动

这是因为机体为维持正常的体温

全身血管较温暖炎热时明显收缩

血管阻力增大

为了保证全身供血

血压便明显升高了

多组大样本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其心血管病的死亡概率就会增加21%,冬季与夏季相比,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高出41%。

所以说各位有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马上学会在家自测血压

长期监测管理

不让血压影响我们的健康

家庭测量血压的要点

想要准确测量血压,正确的方法、合适的测量时间点都很重要。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首先,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非专业人员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至少1年校准一次。

测量次数

初诊及血压不稳定患者,建议早晚测量,每次测量2-3次,并记录,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血压平稳且达标后,至少每周测量1-2次。

测量时间点

早上起床后,服用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保持心情平稳,休息5分钟后,坐在舒适、安静的房间内测量。中午、睡前也可采取坐位再次测量血压。注意,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饮咖啡或酒。

记录血压值

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血压值变化大时,需要特别注明情况,如漏服药物、吵架、伴随头痛等。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血压记录。

测血压有个标准“姿势”

如何保持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测血压前忌烟酒

测血压前30分钟避免喝咖啡、喝酒及吸烟,坐靠背椅休息3~5分钟,测压时最好不要说话或交谈。

调整袖带松紧、大小

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的上方,袖带边缘不要卷起,袖带的下缘在肘窝上方2~3厘米。

袖带要注意松紧适度,一般认为能塞进1~2个指头时较合适。

如何判断是否为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SBP)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大于等于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居家规范地测量并记录血压

不仅给医生提供一份有效的参考数据

有助于控制血压尽早达标

还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的早期端倪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

还要记住这四点,一起稳住血压!

1、遵医嘱服药

秋冬季血压容易波动,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做好家庭血压监测。早晨,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压也会升高,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一次增高的过程,即血压晨峰。如果血压较高,建议患者早上起床后就服用降压药物,将晨峰降低。但也有部分老年人的血压高峰出现在夜间,必要时可把服药时间改为傍晚或晚餐后2小时。

当血压降至正常后不能马上停药,应减到最小有效量并长期维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降血压的药量,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调整。这个变化需要专业临床医师进行调整,自己不要擅作主张,随便更换药物或调整药量。

2、均衡营养,清淡饮食

入秋后,很多人借着“贴秋膘”的名义开始肆意地大吃大喝,摄入大量肉类食品。但这种饮食很容易造成血脂、血液黏稠度在短时间内增加,诱发急性脑梗塞等疾病。

因此,秋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平衡膳食,清淡饮食。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以及有限量的全谷物、鱼、家禽和坚果。这种低钠含量的饮食,能够较好地控制高血压。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适量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

3、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高血压患者在锻炼时应有适宜的“温度缓冲”。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的室外天气,增加高血压病发的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进行晨练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风微日暖时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运动量以不过度增大心率,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尽早就医,以免发生危险。

4、戒酒以减少血管损伤

秋冬季气温降低,有些人选择喝酒来暖身,但喝酒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对血管造成刺激。对于本身就有血液循环障碍的高血压患者,酒精刺激有可能诱发血压失控,甚至继发心脑血管出血或梗塞。此外,饮酒还可对抗药物的降压作用,使血压不易控制。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