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经“建城”“扩城”“联城”进化演变。协调与联动,打破城市的界限,也突破了城市的上限。因水相连的港口,没有物理的隔断,集聚、集群发展,同样应成为主流。
英国联合港口公司经营着全英21个港口码头,通过以“小港口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大规模推广”的方式,驱动下属港口差异发展,使能源成为与货物贸易并重的第二增长曲线。
广州港以主力港区南沙港为枢纽,将珠江水系和粤东西北港口作为支点,发挥“磁场效应”为区域经济引货流、聚人气、添动能。
英国联合港口公司,多点开花寻求多元转型,广州港集团,以极点突破探路枢纽引领,这两种迭代路径,均将港口的趋势指向了关键字眼——集群。(相关阅读:从数字道绿色:港口竞赛“第二增长曲线”|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
英国联合港口公司
多点开花寻求多元转型
作为全英最大的港口公司,英国联合港口公司(ABP)经营着21个港口码头,运营着英国超过25%的港口货物,每年为经济贡献1500亿英镑的贸易额。
这21个港口,既有年处理400亿英镑出口货物的南安普顿港,也包含仅有6名雇员的巴罗港。多元,为ABP开展业务转型提供了更多想象。
ABP运营的伊明赫姆港。资料图片
在努力推动货物吞吐量增长的同时,ABP的多元化战略,包含绿色能源、邮轮产业等非货物产业以及港口土地开发。
多元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试验场景。“巴塞罗那、新加坡都是单一的港口,但ABP拥有21个大小不一、类型各异的港口。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具创造力,每个港口都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状况,进行不同转型。” 英国联合港口公司发展部负责人Carl Jesse介绍,南安普顿港周围人口密集,因此发展邮轮、引入服务行业比较容易,格里姆斯比港临近海上风场,转型提供运营维护服务就水到渠成。
多元,让“试点—推广”的扩散程式得以在港口实现。“如果我们想要引入新的做法,就可以先在一个小港口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大规模推广。” Carl Jesse介绍,选择在南安普顿港试点港口供电项目,是因为邮轮行业非常在意是否能在靠港后关闭引擎,让大家享受清新空气。事实证明这一试点是成功的,现在ABP正将这一技术向其所属的港口推广。
“我们充分利用21个港口的规模效应,分享最佳实践。先试点、再推广,这就是集群运营的优势。” Carl Jesse说。
广州港集团
极点突破探路枢纽引领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中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南沙港区则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港区。从2009年到2023年,南沙港区占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由不到60%提高到将近80%。南沙港,就是广州港的极点。
广州港南沙港区。广州港集团供图
当前,广州仍在增强南沙港区综合通过能力,加快国际通用码头建设,推动南沙港区五期、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
2019年,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以广州港、深圳港为龙头打造两大世界级枢纽港。”“优化整合全省港口资源,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为主体、粤东和粤西港口群为两翼的港口发展格局。”
近年来,大湾区一直以广州、深圳两港为中心推进港口整合,以实现有序竞合发展。
广州港集团从珠三角起步,在广州、东莞、潮州等9市港口投资布局,以南沙为枢纽,以粤西、粤东沿海经济带港口为两翼,以中山港、佛山港、云浮港、韶关港等珠江—西江内河港口为支撑的“一核两翼多支撑”港口群联动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显示,广州港集团在广州市外项目新增货物通过能力近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60万标箱。以粮食为例,广州港已形成珠江东岸有新沙、新港2个粮食接卸基地,西岸有南沙粮食码头,粤西地区有茂名广港,东西呼应,粮食发展布局辐射整个华南地区,固定仓容约180万吨。
拓宽广州港的资源配置能力,不止于物理港口的组合,更在于制度与规则的软性联通。
2020年,广州启动的“湾区一港通”模式。以南沙海港为枢纽港,以珠江内河码头为支线港,将通关、查验等环节延伸到沿江港口,形成“多港融为一港”的一体化操作。如今,“湾区一港通”模式已推广至省内7个城市18个内河码头及贵州省、湖南省4个铁路陆港。
集群这一趋势,正跳出港口的物理视野,在有形与无形的通道中发生。
更多阅读:
从数字到绿色:港口竞赛“第二增长曲线”|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
策划: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
统筹:陈思勤
撰文:柳时强 任燚
调研组: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