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从化鳌头探索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

南方+

万亩良田连绵,成群白鹭齐飞。近日,从化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从近百个全国服务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十佳案例”。

从化区鳌头镇是工业重镇、农业大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镇耕地、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增大,空间发展受限,随着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优化“三生”空间成为绿色发展路上的迫切命题。

2021年,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广州唯一镇域试点相继在从化和鳌头落地,以此为契机,鳌头镇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万亩良田和田园综合体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涉及8条行政村约50平方公里),奋力破除空间碎片化、耕地非粮化、用地低效化等问题,逐步实现“良田成片、产业集聚、村庄集中、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目标,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鳌头经验”。

坚定构建“三全、四类、五效”整治体系

鳌头镇按照全区“三全、四类、五效”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思路,有序推进“三生”空间优化整理,着力破解农村土地“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

在“三全”整治思路上,鳌头镇形成“全区域一盘棋”,画好“全要素一张图”,算好“全周期一本账”。例如,该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整治修复,以流域为脉络,统筹耕地保护、城市更新、水系连通、碳汇林建设、鱼道工程、美丽乡村等多项工作内容,实施协同治理,画好“全要素一张图”。

在“四类”差异化整治模式上,鳌头镇根据全区“一带四区”空间布局特点,在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产业集聚区上,提出因地制宜差异化整治模式。例如,在农业空间采取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统筹推进补充耕地、垦造水田、地力提升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文研旅深度融合产业体系,促进现代都市与乡野田园价值双向流动。

在“五效”上,鳌头镇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4项工程,奋力形成“增田、添绿、节地、兴村、共富”五大示范成效。

打造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鳌头样板

鳌头镇坚持先行示范,优先启动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建设范围涉及8个村和潖江(二)河13公里河道,总面积约1.3万亩。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种植管理无序、防洪排涝不足、土壤质量下降、交通体系薄弱、人居环境不美”五类突出问题,因地制宜谋划“4+X”整治内容,实施农田、河道、村庄三大整治工程,对“山水林田路村文产”进行综合整治,促进农田增量、粮食增产、生态增色、村庄增彩、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国际大都市近郊区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鳌头样板。

首先是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良田成片。鳌头镇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争取专项债政策实施万亩良田项目,通过垦造水田和农田改造,新增水田面积1451亩,将零散耕地整合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大田,形成约7000亩连片“双高”水田,实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引入从化国企农投集团统一运营管理,确保农田长期高效利用。配套建设占地约15亩的产业融合数智中心,部署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泵站远传智能控制、水量监测、农田水位监测,提升农业智慧化管理水平。

其次是科学腾挪空间,引导产业聚集。鳌头镇开展项目范围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理,摸排旧厂房、废弃宅基地等零散用地,通过拆旧复垦等方式进行空间腾挪,调整建设用地布局,整合优化用地指标约110亩,以点状供地等途径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用地,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引入优质国企越秀集团牵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民营企业投资,与怡境文旅、广大乡创等20余家农文旅学企业签订协议,打造集生态度假、农耕研学、美食体验、婚庆娱乐等为一体的大湾区生态田园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预计每年可吸引300万游客。

此外,鳌头镇还坚持修旧如旧、推动村庄集中,改善滨水环境、优化生态空间,完善联农机制,促进富民兴村。

鳌头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后,是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创新性成果支撑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项目建设机制等,打造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鳌头样板。

南方+记者 傅鹏 通讯员 鳌头镇宣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