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三川
近日,有学生家长表示,一种“死亡游戏”正在校园流行。其孩子在游戏后迅速晕倒,并曾发出尖叫,伴随满脸冷汗,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这位家长表示感到后怕,“我儿子这一次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
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按胸口……这一系列的操作的核心点在于,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的状态。是不是光是听起来都感到窒息?然而,这款游戏还取了一个很玄幻的名字,它叫“梦回大唐”。
今日呼唤严监管,只缘“妖雾”又重来。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此游戏也曾在我国大中小学校间出现过,甚至也有成年人为追求刺激与好友进行游戏。据医生介绍,“死亡游戏”压迫心脏、抑制呼吸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大脑的血液和氧气相应减少。严重者导致意识丧失、全身脏器功能停止等,直接危及生命。鉴于其百害而无一利,教育主管部门曾明令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
生命只有一次,“死亡”并非“儿戏”。这原本应该是铁一般的常识,但青少年群体好奇心较强、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容易被带到沟里。要知道,“死亡游戏”的危害性,还在于有一定的“成瘾性”——它导致昏迷的前一刻,体验者可能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就像吸毒产生的快感一样,诱使体验者反复去尝试。即便没有造成严重状况,但如果多次体验,大脑也会出现不可逆的慢性损伤。
更何况,和二十多年前相比,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文化盛行的年代。部分青少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信息,追求感官上的新鲜刺激,如不及时刹住这阵风气,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一些所谓以鼓吹自残甚至自杀为内容的亚文化,荼毒一些青少年的心灵,已经敲响了一记警钟。
一个明明可能致命的游戏,套上一个有些神秘感的滤镜,就进入了“网红”的清单。正如有网友感叹,“现在小孩玩的怎么都这么吓人”。从小学生沉迷“烟卡”拍断两根手指,到“臭水”在教室里炸开导致教学电脑损坏,这些不同危害程度的“游戏”,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背后的传播机制是怎样的,值得深思。
视生命为儿戏的游戏,不该有容身之地。对于传播体验视频、诱导青少年的行为,监管部门、网络平台等要果断出手,该封杀的封杀,该取缔的取缔,对“毒流量”及时“抽刀断流”。
当然,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仅仅是被动提醒还不够,还应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用多元化的娱乐、高质量的培养对冲危险,不留任何“真空地带”。有教育专家曾表示,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生命教育最为刻不容缓。比如,与大自然紧密接触,可以体悟生命历程;“情境模拟”沉浸式体验,可以感知生命安全;读懂“我之为我”,可以传递生命价值。
不是什么都能“游戏”,也不是什么都能跟风。孩子跃跃欲试,家长惴惴不安,这样的剧情,真的不要有下一起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