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京师南国文学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介绍,未来将在珠海校区招收创意写作硕士,并启动博士生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
本次文学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文理学院中文系联合主办。2013年,北师大成立国际写作中心,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教授莫言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建立驻校作家制度,吸引余华、苏童、西川、欧阳江河等一批作家担任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创作。2014年,北师大开始在现当代文学方向下进行文学创作研究生招生,探索学术、创作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2023年,教育部把中文创意写作列入二级学科,对北师大积极探索予以肯定,并对该学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第五届京师南国文学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办。图为著名作家余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表示,北师大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招生已届十年,学术、创作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日渐完善。未来还将在珠海校区招收创意写作硕士,并启动博士生培养。
“珠海校区自建立以来,始终秉承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文脉,积极推动南北联动,加强中文学科的互动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在第五届京师南国文学论坛开场致辞中表示,未来北师大将通过南北校区进一步的密切合作,将优质的文学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带到更多的课堂,打造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推进北师大中文学科走向国际化不懈努力。
活动现场。
京师南国文学论坛是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在珠海召集的文学论坛,自2019年至今已举办五届。莫言、欧阳江河、毕飞宇、叶兆言、西川、李洱等知名作家曾先后受邀参与论坛,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分享文学感悟,开拓文学前沿。
本届论坛由余华领衔,吸引数十位著名作家、批评家、编辑、青年作家们共同参加。论坛期间,余华主持“文学教育何以有效”创意写作专场,并以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契诃夫的《万卡》和拉克司奈斯的《青鱼》为主题开展一场主讲写作课。
南方+记者 冉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