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拂进清晨的校园,一堂特别的高中物理课在汕头市南澳中学开始了。在前来帮扶的中山市第一中学物理老师蔡支坤的带领下,学生们用毛笔书写自己的名字,一边体验“滑动摩擦力”,一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是南澳岛上唯一的一所高中,要经过长达11.08公里的跨海大桥,才能从海岛抵达内陆。近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走进粤东西北(汕头)教研帮扶活动”来到这里,通过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包括南澳岛在内的汕头六区一县送来创新“教学方案”,帮助当地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目前粤东西北地区的教研力量仍较为薄弱、质量不高,亟须以高质量教研支撑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说,帮扶活动的目的重在实地带教、“把脉问诊”,精准指导各地找到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的“方法论”。
因地制宜“送课”
此次省级教研团队开展帮扶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即面对学生,上一堂课堂教学示范课。
在南澳中学,讲台上的蔡支坤身着白衬衫,语调轻松。他抛出问题:“写毛笔字时,大家都发现了哪些物理知识?”
“笔和纸张发生了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受到的压力有关……”教室里的抢答声此起彼伏。
气氛活跃,蔡支坤顺势引导学生将书写模型“转化”为实验室里的板块模型,运用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最终,学生们不仅理解和掌握了滑动摩擦力,还领悟到了力学研究的方法。
“他们的接受程度比我想象中高。”课后,蔡支坤松了一口气。为了备这堂课,他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反复打磨课件和教案。
其间,省教育研究院高中物理教研员余耿华团队多次与蔡支坤线上磨课,让教学设计更贴合南澳当地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水平与需求。
“通过写毛笔字学习滑动摩擦力知识,是我们从传统课堂到‘玩研创’课堂的一种教学改进,希望能给南澳教师带来启发。”余耿华分享道,“玩研创”是广东探索的中学物理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先在“玩”中培养学习兴趣,基于现实体验,再引导学生如何对相关知识开展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们做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
海岛上,涛声一浪盖过一浪。在这所被大海包围的偏远县中,同学们第一次知道,物理知识原来可以这么轻松地学。课室里、网络上还有2400多名全省老师与教研员同步“听课”,思考、分析、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
南澳中学物理老师刘伟钦从教20多年,鲜少有机会现场体验这种截然不同的示范课,课堂上学生们反应的热烈程度超乎他的预料。他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比较中规中矩,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如今,他想要尝试一下新的教学方式。
“这正是我们跨越400多公里‘送课’的目的所在。”傅湘龙说,教研的核心在于改变课堂,课堂有趣,学生才更有兴趣去主动学习。但在基础教育薄弱的粤东西北地区,老师们的教学思维会相对局限,不知道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而“送课上门”,就相当于“手把手教学”,能够高效、精准地帮助老师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口。
为教学“问诊开方”
在余耿华看来,教学改革是一个让学生与知识“谈恋爱”的过程。与传统的直接教给学生定义、结论的教学模式不同,当下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爱上知识”,体验思维过程中的有趣,既“育人”,也“育分”。
“教研是找到这把教学‘钥匙’的关键所在。”傅湘龙说,教研是教学的支撑,“送课”是启发思维,而“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教会当地一套全流程的教研模式,丰盈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源泉”。
为此,帮扶活动由100多位教研员、专家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为当地教师们的课堂“问诊开方”。
他们深入到包括南澳中学在内的35所汕头当地学校,开展了覆盖30个学科学段的125场教研活动,涵盖研讨交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多种形式——这正是日常开展教研所需的环节步骤。
在汕头市龙湖区林百欣中学,学校心理老师谢敏围绕“幸福”主题开展心理课堂教学。
提前20多天,省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跟岗教研员徐航航便带领汕头、深圳两地团队共同线上磨课。课后,评课研讨会随即召开,教研员对实际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把脉问诊”,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改善解决的方法。
“徐老师引导我用学生的语言来转换生硬的理论,整节课上下来就顺畅了很多。”谢敏感慨,此前她一直苦恼理论应如何自然融入到课程活动中,如今经过教研实践,问题已迎刃而解。
傅湘龙表示,教研并非高深,重在省、市、县不同层级的教研员都明确各自任务,与一线教师们一起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原来的教学设计,找到最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式。
以教研基地为“引擎”
实际上,此次汕头教研帮扶行已是省教育研究院今年“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的第6场,也是第二轮帮扶活动的第13场。
“这是省教育研究院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粤东西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傅湘龙表示,当前粤东西北地区仍存在教研力量薄弱,质量不高的现实问题,为此省教研院以短期教研帮扶活动和长效教研基地建设为两大“抓手”,精准帮助薄弱地区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该帮扶活动自2020年开始,每两年一个轮次走遍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去年,第二轮活动正式开启,在汕头之前,已组织超1110人次的教研团先后走进粤东西北11个地市,以及肇庆、江门、惠州部分地区和西藏林芝等地,举办1400多场教研活动。
据省教研院统计,帮扶活动线下线上惠及了超过120万人次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
蔡支坤给南澳中学的学生们上物理课。
而在长效教研帮扶方面,据介绍,目前广东已在全省铺开建设372个省级教研基地项目。
该基地分为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校(园)本教研基地项目、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三大类,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等重要教研工作驱动地市和学校,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搭载教研“引擎”,督促各地的教研员与老师们持续“动起来”。
例如,“学科教研基地”强调学科的育人功能,以解决本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为主要任务,构建起跨学校、跨区域的学科教研共同体。根据要求,各基地要针对研究主题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10次市级教研活动,从而带动全市范围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如果省级教研基地每个月开展一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一年就是12次。汕头现在有10个基地,一年就有120场。”傅湘龙表示,希望各地都能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好教研体系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教育教学教研路径或模式,努力让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南方+记者 陈伊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