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下手指就得!”63岁老农“揸飞机”耕田

南方+

02:07

(“动下手指就得!”63岁老农“揸飞机”耕田,视频时长共2分07秒)

“动下手指就得!”63岁老农“揸飞机”耕田

时至十一月,凉风起,稻飘香。近日,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的“万亩稻田”, 初夏种植的晚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崇步“万亩稻田”,连片稻谷日渐成熟。

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崇步“万亩稻田”,连片稻谷日渐成熟。

早上八时,稻田里传来了阵阵无人机的轰鸣声。63岁的农人甘锦标带着两名徒弟采用植保无人机的方式,为这里100亩的水稻田喷洒叶面肥。“没难度,动一下手指头就行了。”在徒弟将叶面肥注入无人机水箱后,甘叔熟练地在遥控器上轻点了几下,就把今天作业的参数设置完毕。

甘叔开三轮车载着无人机到田地里准备作业。

甘叔开三轮车载着无人机到田地里准备作业。

甘叔自2021年起开始用无人机耕作,自此爱不释手。

甘叔自2021年起开始用无人机耕作,自此爱不释手。

甘叔在遥控器上设置好参数,无人机就可以自主作业。

甘叔在遥控器上设置好参数,无人机就可以自主作业。

一键起飞后,只见无人机在田里按照甘叔设置的轨迹来回飞了几趟后,不到40分钟就完成了100亩的任务。“无人机一人一日作业就可以完成200到300亩,效率是人工的10倍。”得益于无人机的高效与省人力成本,甘叔现在不单种自己的田,还帮别人代耕代管了一千多亩的水稻田,业务范围遍布佛山、云浮和江门。

动动手指头,甘叔一人就能在一天里完成200到300亩地的喷水作业。

动动手指头,甘叔一人就能在一天里完成200到300亩地的喷水作业。

无人机耕作自动化高,省时又省力。

无人机耕作自动化高,省时又省力。

甘叔19岁开始种田,40年来用的都是最传统的耕种方式。2021年,一次偶然机会见到无人机耕种,立马爱上了这种省时又省力的方式,旋即入手了一台农用无人机开始“揸飞机”耕田。

甘叔飞行作业时长有200小时。

甘叔飞行作业时长有200小时。

完成作业后,甘叔和徒弟一起收拾无人机。

完成作业后,甘叔和徒弟一起收拾无人机。

自营机械维修厂的甘叔会维修农机。

自营机械维修厂的甘叔会维修农机。

现在日常出机作业甘叔也会带着徒弟,让他们多练练手,并将一些飞行以及耕作经验传授给徒弟们。持证上岗的徒弟多往市外跑,让他放心留守佛山本地业务并退居幕后负责一些维修工作。

甘叔观察水稻长势。

甘叔观察水稻长势。

喷洒叶面肥后,甘叔会到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喷洒叶面肥后,甘叔会到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生产力大大提高后,甘叔开心地笑了。

生产力大大提高后,甘叔开心地笑了。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面积增加趋势明显,2023年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20万架,作业面积约21.3亿亩次。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好像甘叔这样的“飞手”出现在农人行业里。据了解,在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上,无人机也成为了项目之一。在茂名主会场,50名专业技能人才竞逐农事无人机飞赛,最终要评出“广东十佳农事无人机飞手”。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文字/剪辑:南方+记者 苏韵桦

拍摄:南方+记者 苏韵桦 戴嘉信

设计:谭唯

编辑:何志豪

校对:刘珺

审核:王良珏

编辑 何志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