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仅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就业机会的源泉、产业升级的先锋,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要素,对城市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深圳,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以及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培育了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全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这些企业共同铸就了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辉煌与腾飞。
一、企业数量全国第二、质量全国领先
1.企业数量庞大,区域和行业集中
截止2023年底,深圳市共有企业259.3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万家。2022年共有企业24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3万家,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276.5万家。
全国部分城市企业数量对比(数据来源:深圳市政府公开数据)
其中,企业区域和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在区域分布上,南山、宝安、龙岗、福田四区合计占比近7成;在行业分布上,工业与批发零售业占比超6成,工业占比32%,批发零售业占比30%。
全国部分城市企业数量对比(数据来源:深圳市政府公开数据)
深圳企业行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深圳市政府公开数据)
2.新注册企业数量全国领先,第三产业为主
据最新数据显示,深圳2023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全国排名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且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龙岗、宝安、福田、龙华、南山五个区,合计占比超80%。从行业来看,新注册企业以第三产业为主,连续3年占比超过90%。
深圳新注册企业情况(数据来源:深圳市政府公开数据)
3.企业质量全国领先,实力雄厚
一方面,从上市公司、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独角兽企业数量我们可以对深圳企业质量情况窥见一二。
(1)上市公司: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合计558家,其中境外上市135家,境内A股上市423家,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2)专精特新企业:深圳专精特新企业超6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2家,仅次于北京,省级超87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725家;
(3)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排名第一,共拥有2.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13家,在四大超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4)独角兽企业:深圳独角兽企业全国排名第六,中国共拥有316家独角兽企业,其中33家分布在深圳,占比约10.44%。
深圳上市公司、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独角兽企业数量
另一方面,从各个榜单来看,深圳企业质量也领跑全国。
(1)2023广东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深圳上榜企业数量最多,高达214家,其中制造业占比超半数;
(2)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深圳入选企业最多,达133家,占比近三成,前十名上榜企业中有5家是深圳企业;
(3)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共有142家企业上榜,深圳企业达11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4)2023深圳企业500强榜单:民营企业数量占比69.4%,营收贡献占44.8%,且近一半集中于“20+8”产业领域,达225家。
4.企业经营效益和融资能力领先全国
一方面,深圳企业经营效益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从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8.70%,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从抗风险能力来看,23年深圳企业资产负债率57.19%,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相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1%)。从企业运营能力来看,2023年劳动生产率332985元/年,是全国平均水平(161615元/年)的2.06倍。
另一方面,企业融资能力全国领先。从一级市场看,2023年度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深圳共1034个,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1202个、北京1174个。从股权融资来看,根据2023年全国股权融资城市排行榜,深圳位居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从IPO上市来看,深圳23年IPO企业共33家,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46家。
二、企业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
1.全球城市产业创新能力位居榜首
202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根据城市是否具有产业引领能力、经济规模优势、创新策源功能、辐射影响效能等四个标准,在全球范围选择了27座城市,并从产业创新环境、投入、产出、绩效四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对入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深圳位居榜首。
2023年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排名 TOP10
2.企业研发投入超越发达国家水平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占GDP比重达5.81%,比例超过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的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高达94.0%,约占全国的16.87%,换句话说,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的每6元中就有1元出自深圳企业。
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此外,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始终保持高水平。以2023深圳500强企业为例,其研发费用累计达到3216.66亿元,占广东省500强企业总研发费用近七成,平均研发费用超过15亿元,是广东500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的1.59倍,深圳地区总研发强度达到3.12%,比500强企业整体水平高0.58个百分点。从研发强度与研发投入规模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研发强度最高,达到24.42%,研发投入达1628.7亿元,其次为制造业,研发投入规模1384.11亿元。
2023深圳500强企业分行业研发投入情况(数据来源:《2023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3.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全国第一
2023年1月至11月,深圳专利授权量21.68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1.41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平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7.9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倍;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73.81%,10年以上维持率29.07%,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深圳企业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持久的创新活力。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3深圳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专利情况呈断层领先优势,共计213902项,占比56.4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列第二,总数达到85845项,占比22.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名第三,专利总数45540项,占比12.01%。
2023深圳500强企业分行业专利情况(数据来源:《2023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三、龙头企业多,产业链覆盖全
1.行业分布集中度较高
目前,深圳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合计5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600家。不仅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多家优秀龙头企业,还有众多盘踞在第二梯队的中小企业,都是各自细分行业领域的佼佼者。
深圳部分优秀龙头企业
从行业分布集中度来看,从数量分布来看,深圳上市公司集中度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硬件与半导体、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合计占比48.76%。从市值分布来看,深圳上市公司集中度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硬件与半导体,市值合计占比为63.13%。
深圳上市公司行业数量分布&市值分布(数据来源:《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
2.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覆盖全面
深圳重点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覆盖全面,涉及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仅推动了深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比亚迪、欣旺达、德方纳米、贝特瑞、大族激光等龙头企业
新型显示产业链:拥有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盛波光电、三利谱等龙头企业
半导体产业链:拥有华为海思、华润微电子、汇顶科技、比亚迪半导体等龙头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链:拥有迈瑞医疗、华大基因、信立泰、海普瑞等龙头企业
高端装备产业链:拥有大族激光、汇川技术、优必选、雷赛智能等龙头企业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龙头企业
四、企业产业转移规模大,投资偏爱珠三角
1.企业产业转移规模大
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地价、物价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难以满足企业扩张需求,促使大规模企业外迁现象发生。在整体迁移的企业中,95.6%的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元,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占比75%。
此外,深圳市政府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分制造业企业选择外迁,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迁出制造业企业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2019-2023年深圳市企业迁出目的地(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2.企业投资偏爱珠三角、长三角
珠三角地区紧邻深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深圳外迁企业。据统计,2019至2023年间,深圳市有38086家企业迁出,其中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成为最热门的迁入地。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及完善的产业基础,成为深圳企业外迁的另一重要选择。2019至2023年间大湾区(除港澳)企业外部迁移253001次,其中广东省内其他地市最受欢迎,其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
2019-2023年大湾区(除港澳)外部迁移情况(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深圳,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特区,不仅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与科技创新的核心高地,还培育了一大批质量领先全国、创新能力斐然的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锋阵地,持续展现创新活力与勇于开拓精神的生动诠释,更将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不断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撰文:邱永宽 高月 张检 刘琴
(智库支持:幸福招商行业研究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